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智能電網產業園的南京國電南自自動化有限公司現代化廠房內,工作人員正在加緊生產。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攝
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勇于創新,堅持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發揮協同聯動的整體優勢,全面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先進制造業體系,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智能制造是關鍵之招。
今年1—9月份,南京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3%,累計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工業經濟增速位列全國GDP前10城市第一,充分展現了城市經濟發展的良好韌性。
取得這樣的成績,與南京大力發展智能制造密不可分。
新引擎驅動 實體經濟韌性增強抗疫情
走進南瑞繼保生產車間,高度自動化生產線上,人員不多,多個智能機械手臂在各自崗位上盡職盡責。
南瑞繼保主要從事電網、電廠和各類工礦企業電力保護控制及智能電力裝備的研發和產業化,是該領域國內最大的科研和產業化基地,其核心產品連續多年全國占有率居行業首位。
“在工業互聯網方面,形成了以工業數據的采集處理與分析優化功能為核心,涵蓋多專業融合的工業互聯網方案。”南瑞繼保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還積極搶占5G技術與電力業務融合制高點,目前已建立基于5G傳輸的電網業務聯合實驗室。
在智能制造領域不斷探索實踐,讓南瑞繼保在疫情期間復工達產按下“快進鍵”,迅速投入到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等重大項目中,車間一季度產能不斷攀升,還帶動了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
信息產業+制造業的融合發展,推動著智能制造崛起,成為驅動實體經濟升級的新引擎,在疫情、逆全球化等不利環境中,增強實體經濟發展韌性。
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領軍品牌之一,今年2月初,集合技術資源,在抗疫工作中采用模塊化設計,為數十家口罩設備生產商提供方案及核心零部件。
該公司自動化折疊口罩機產線使用Trio運動控制器,埃斯頓伺服系統作為核心控制方案,調試時間縮短至3天,生產效率位居行業前列,進一步解決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難問題,為疫情防控做出了卓越貢獻。
制造變“智造”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更高端
我國是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傳統制造業要從資源消耗型、環境污染型、產品生產型,向質量效益型、綠色制造型、生產+服務型轉型升級,必須依賴智能制造。
在本屆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上,南鋼作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領頭羊”企業,將攜“JIT+C2M智能工廠”亮相云展會。
今年7月8日,南鋼JIT+C2M智能工廠正式投產!癑IT(Just In Time)是準時制生產方式,C2M(Customer-to-Maker)指的是客戶對制造端。”南鋼板材事業部副總經理費焜介紹。
走進“JIT+C2M智能工廠”,可以看到設備井然有序、自動運轉,一線操作工人全部進入“控制室”,通過電腦操作生產設備,一只只機械手臂、一個個運輸轉臺正在自動完成鋼板鋼材的個性化生產、加工、貼標、堆放,現場沒有生產工人。
當前,實體經濟發展的最大問題是無效供給和低端供給過剩、有效供給和優質供給不足,深化改革是興業之道。作為南京制造業的標桿,南鋼正引領全市傳統產業不斷轉型升級,邁向智能制造的更高端。
作為我市智能電網領域的龍頭企業,南京國電南自電網自動化有限公司啟動實施了“電力裝備智能制造”項目,應用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對傳統工廠進行升級改造,幫助企業實現向“制造+質造+智造”的轉型升級。
“該項目覆蓋產品研發、生產、物流、銷售和產品服務全過程。”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基于NEW MES系統的數字化制造平臺建設,實現智能生產設備間的互聯互通,全面提升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水平。針對電力產品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模式,通過開發NEW MES系統,規避了生產計劃實施中的“信息孤島”現象,實現了制造數據、計劃排產、生產進度、庫存、質量、工藝文件等的精益化管理。
記者從市工信局了解到,南京通過為新經濟賦能,不斷推動傳統產業企業智能化改造,打造智能制造生態體系,全面提升生產效率和發展質量。
在實施“四新”行動計劃、出臺數字經濟三年行動計劃,大力發展5G、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推動大數據、區塊鏈為主的數字經濟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同時,南京加快普及智能化裝備,通過智能工廠、智能車間的建設,帶動工業企業加大裝備投入近百億元。
截至目前,南京培育了南鋼、康尼機電、埃斯頓等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主業突出的智能制造骨干企業,已建成66家省級智能車間,44家市級智能工廠,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近5000臺套,構建了智能制造應用、服務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筑牢基石 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動能被激活
發展智能制造,可完善、優化高端產業鏈布局,加速機器人產品、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5G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區域落地,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幫助地區科技、經濟快速發展。
南京立足新發展格局,聚焦智能制造裝備、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八大產業,在全國率先實施由市領導掛帥的“鏈長制”,實施產業鏈圖譜化作業,力爭為每條產業鏈培育一批“鏈主企業”“隱形冠軍”、重點園區。堅持以自主可控為核心,開展重點領域強鏈補鏈,多措并舉推動工業經濟穩增長。前三季度,以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軌道交通為主的智能制造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6%、23.6%、19.4%、17.2%,為全市經濟帶了好頭。
其中,智能制造裝備是智能制造發展的基石,發展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對于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能耗,實現制造過程的智能化和綠色化具有重要意義。
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南京一直緊跟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趨勢,將其作為推動智能制造、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的重要支撐,加速制造與互聯網融合,推進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2019年,全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540億元,占全市先進制造業比重為24.8%。
裝上智能制造這個新引擎,以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鏈強鏈補鏈為抓手,推動先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相結合,為南京實體經濟釋放出規模更大、效率更高的高質量發展紅利。
《2019先進制造業城市發展指數》顯示,南京在中國先進制造50強城市榜單中位列第9。
借助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平臺,南京將更好地發揮創新、人才、配套等綜合優勢,激發產業鏈動能,突出自主創新引領、數字技術賦能和新舊動能轉換,大力實施產業鏈強鏈補鏈和產業基礎能力再造,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為智能制造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業體系,加快打造國內一流的智能制造強市。
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