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壟上已是小有名氣的文藝網紅村,茶室、書院、咖啡廳等錯落有致。 通訊員 楊軍 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琦攝
9月,游子山下的萬畝茶園如一塊巨大的翡翠鋪陳在藍天下,翠綠的茶壟隨著地勢起伏連綿,星星點點的采茶工散落其間,處處郁郁蔥蔥、生機盎然。順著壟埂上起伏有致的荊東路,穿過層層疊疊的茶樹,一條蜿蜒美麗的青石板路綿延鋪展,帶領記者“闖”入壟上這一方隱蔽靜謐的“世外桃源”。
茶香深處有人家
壟上村建筑造型各異,灰色做舊的墻面看上去略顯斑駁,卻別有一番古樸韻味。在村口的九星塘,村民朱三頭正忙著清理雜草、垃圾!皻鉁馗撸s草生長速度快。熱了吧,快進去坐坐,喝杯茶涼快下。”頭戴草帽的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把記者迎進了旁邊的游客服務中心。
邁進室內,首先躍入眼簾的是墻上掛著的十幾幅老照片,照片中建筑破舊、色彩暗淡!澳鞘谴遄右郧暗臉幼,和現在比變化很大!笨闯鲇浾叩囊苫,朱三頭喝了口茶,介紹起了這個小山村以前的模樣。
壟上村位于東壩街道青山社區,因位于壟上而得名,四周被茶園、林木、水塘包圍,自然環境優美!暗靥幥鹆甑貛,旱地多,不適合種糧食。以前水利不發達,糧食畝產不過幾百斤,我們不得不勒緊了褲腰帶過日子!敝烊^感慨,那時候村里“要啥沒啥”,房屋破舊、道路泥濘,到處臟亂差,村民除了種田就是采茶,一年苦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村里年輕人漸漸越來越少,成了遠近聞名的“空心村”和貧困村。
變身特色文藝村
轉機出現在2017年。那一年,壟上村被列為江蘇省第一批特色田園鄉村試點村,當地邀請東南大學建筑學院院長韓冬青及其團隊對村莊進行整體規劃與研究。當時,朱三頭既憧憬又擔憂,“這么多年來就盼著村里發展,但又害怕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把根丟了!
他擔心的事并沒有發生。專家團隊在充分調研、聽取村民意見后,保留了當地獨有的田野“鄉愁”,依托山、水、田、林、路等自然景觀環境,打造傳統的田園鄉村。
桿線下地、道路重建、雨污分流……經過整治后的壟上村面貌煥然一新,人居環境顯著提升。村里還以貨幣收購和置換的形式,從村民手上收購了14幢閑置房改造后轉交第三方——南京漫耕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進行整體包裝,再植入產業運營,著力打造茶慢村文化。
為了保持村里桃花源般靜謐的環境,壟上村并沒有發展農家樂。壟上村業態運營負責人程瑋表示,壟上目前已是小有名氣的文藝網紅村,茶室、書院、咖啡廳等錯落有致,當地的獨棟民宿最高售出了2400元/晚的價格,“十一國慶長假1號到3號的房間已經被預訂滿了,大家就是為了來體驗‘閑居壟上,慢茶時光’的田園感受。”
特色文旅帶動鄉村振興
這兩天,朱三頭又開始忙碌起來,除了在南京漫耕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打工,閑暇時他還要去自家茶園采摘茶葉!按蠹矣洃浿胁枞~都是在春季采摘,但我們這茶葉可以采春、秋兩季。”他笑呵呵地說,現在除了80元/天的打工收入,采摘的秋茶還能賣到30元/斤,“日子越過越好了!”
茶葉為何要在秋季采摘?記者獲悉,原先當地只產春茶,茶農的收入有限,為此,運營方特意引進了外地種茶經驗,讓綠茶發酵成紅茶,并注冊了“壟上紅”品牌,賣出了500元一斤的好價格,有效帶動了當地村民增收。
“當前村里正加快建設茶藝文創基地,通過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促進智慧茶園種植、觀光‘互聯網+’茶產業推廣,兼具特色文旅、茶文化展示等于一體!背态|說,緊抓生態脫貧,2018年,壟上村成功摘掉“貧困帽”,去年,該村農民人均收入達2.85萬元。在今年9月2日文旅部、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中,包括壟上村在內的三條壟田園慢村“榜上有名”。
壟上村的變化是高淳整治提升人居環境帶動鄉村發展的縮影。近年來,圍繞“不得隨意砍樹、填占水域;宜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保留鄉村風貌”等“十不十宜”原則,高淳全力推動全域美麗大花園。截至目前,全區已建設各級各類美麗鄉村665個,創建命名省、市、區級美麗鄉村530個,先后創建省級特色田園鄉村6個、市級田園綜合體1個。
南報融媒體記者 杜瑩 通訊員 楊軍 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