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建黨百年,所為在民。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當中的心疙瘩、疑難事,特別是一些社會共性難題的解決,直接關乎百姓福祉,也關乎基層社會治理。初心所系,枝葉關情。為此,人民網江蘇頻道推出“民生百事踐初心”欄目,以茲記錄江蘇各地以務實姿態辦好民生百事的時代擔當。
圖為南京市雨花臺區雨花街道翠島花城環保屋內,居民正在進行垃圾分類投放。周紅蘭攝
天氣漸暖,71歲的李昌法已經習慣晚飯后將分好類的生活垃圾投放到環保屋(即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再順道在小區里散散步。
2020年11月,南京邁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間。此前半年多,李昌法所在的翠島花城就成了南京首批64個垃圾分類先行先試小區之一。小區擁有60幢樓、2500多住戶、近萬人口,按照規劃要建5個環保屋。
如李昌法所言,“自打實行垃圾分類后,單元門口的垃圾桶撤走了,一出門就能聞到清新的空氣”。但試點之初,這項工作卻是阻力重重:入戶宣傳時,有人質疑“為什么偏要在我們小區試點”;環保屋選址征求居民意見時,聯名信送到了社區居委會;環保屋建好后,一些樓棟距離較遠,居民倒垃圾不方便,抱怨又隨之而來。
“我們對居民有‘承諾’,邊推進邊收集問題,邊收集問題邊整改,以群眾滿意為標準。”困難盡管多,但從雨花臺區到雨花街道再到翠島花城社區黨總支書記周紅蘭這里,大家心里都有個信念:垃圾分類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無法一下子做到盡善盡美,但能做到的是多傾聽居民心聲,實實在在解決問題。
環保屋選址是個棘手問題。“不要建在我們樓棟旁邊,我怕以后有難聞的味道。”一些樓棟居民反對聲強烈。彼時,大伙兒對環保屋還沒有概念,社區便請來一位在上海生活過的居民張先生現身說法。李昌法的家與最近的環保屋隔了兩棟樓,剛開始他也有顧慮,“社區組織我們居民代表去參觀環保屋和廚余垃圾收集點,發現不僅干凈,管理也很現代化。”
“垃圾分類管理勢在必行,我們線上線下積極動員,大家參與的意識越來越高。”周紅蘭說,比如不少居民提出,小區是市級園林式居住區,環保屋的建設不能破壞綠化,其外觀要與整體環境相協調。在環保屋選址過程中,區街多次組織調研,并召開四方協調會和居民議事會。去年7月18日,翠島花城5個環保屋投入使用,社區組織了50多人對居民垃圾分類投放進行日常指導。
另有新問題隨之而來。環保屋大多建在小區四周圍墻邊,住在小區中間的居民投放垃圾要走十幾分鐘。一對老夫婦80多歲了,他們要走過5樓棟和1座橋才能到達環保屋,社區便組織對這類老人進行上門服務。隨后,又增設4個定時定點流動垃圾收集點。
小區有700多戶出租戶,人員流動性大,在引導這部分住戶當中,黨員志愿者發揮了重要作用。65歲的王琳是社區舞蹈隊隊長,在她的影響下舞蹈隊18人全都成了社區志愿者。去年夏天,王琳發現一戶門口經常堆滿外賣盒等垃圾。“原來是租客不知道環保屋在哪里,我就耐心地講給他們聽,然后騎車幫他們扔了幾大袋垃圾。”王琳笑著說,“后來就好了。”
翠島花城社區還與附近學校聯動,開設垃圾分類環保課程,培養孩子的垃圾分類意識,并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帶動成人垃圾分類意識的提升。
從零起步,不足一年實踐,翠島花城的垃圾分類投放率已經提升到了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