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單位,不同的崗位意味著不同的收入、待遇等,因此崗位發生變動,會涉及到勞動者的切身利益。如果需要調整勞動者的崗位,用人單位應該怎么做呢?在南京建鄴區,就有一名女醫生因為擅自被變動崗位,起訴了所在診所。
2016年8月份,李女士入職一家醫療服務公司,勞動合同中約定工作地點為南京某診所,崗位為醫生,每月固定工資1.5萬元。2018年,李女士懷孕休假,等回到工作單位后,診所 以她正值哺乳期,不適合原來的醫生崗為由,將她調整到護士崗。李女士雖然正常出勤,但不同意到護士崗上班,工資也降了近5000元,之后診所以李女士不接受工作安排、不履行工作職責為由,和她解除了勞動合同。對此,李女士請求裁決診所違法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
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審判員孫卉介紹,勞動合同法35條有明文規定,員工崗位變更原則上要書面協商。這個案子里,李女士原來的崗位是醫生,單位擅自把她變更為護士,這樣的變更崗位就是違法行為,李女士沒有到這個崗位上班,就不能算是曠工,不能違法解除合同。
最終裁定,由原診所按照經濟補償兩倍標準支付李女士賠償金6萬元。法官提醒: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應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就勞動條件、勞動報酬、工作崗位、工作地點等予以明確。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這些內容能會涉及到變更調整,要與勞動者充分協商。
孫卉介紹,調整工作崗位,還是希望雙方根據法律規定協商一致再變更;如果沒有協商一致,不能以不到新崗位就視為曠工解除,這樣要負擔很重的違法成本。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劉舒 武思思 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