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農機戰疫保生產 服務跟進讓農民得益
8月18日,記者連線南京市江寧區湖熟鎮信萍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長根時,他正在指揮自己的無人植保小飛機給合作社的2100畝水稻施藥。“從7月21日開始,因為疫情防控的要求,我已經20多天沒有干活了,現在正是防治水稻病蟲害最關鍵的時候,再晚就來不及了。”楊長根說,去年,自己購買了3臺無人植保小飛機,打藥快,機歇人不歇,輪流作業,兩天就能把藥噴一遍,爭取不減產。
放眼全省,在疫情防控和秋季農業生產的緊要階段,各級農機管理部門正緊急行動起來,打響防疫保供攻堅戰,在農村地區疫情防控、農業防災減災和農產品穩產保供中發揮“機械化部隊”主力軍作用。
智能農機解決了生產大問題
當前正值水稻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稻瘟病、紋枯病高發期,南京、揚州兩地農業農村部門積極組織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就近提供植保托管服務,全力做好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
揚州市邗江區公道鎮大眾機插秧合作社年服務面積可達33萬畝,合作社理事長徐大中是當地有名的明星種田大戶、泥腿子種田專家。7月底,邗江區為阻斷疫情傳播,對各村之間的道路進行了物理隔離。徐大中克服困難,動用無人植保機3臺,為全鎮有需求的農戶進行植保治蟲8000多畝,為農戶解決了后顧之憂,他還利用自己的種田技能,為周邊農戶解答難題,周轉農資。
揚州市農業農村局農機裝備處處長陳慧芳告訴記者,無人植保飛機在揚州地區開足馬力一天可以給水稻噴藥600-700畝,“噴藥均勻,效率高,全市目前有無人植保飛機1166臺,疫情期間,能出動的全部出動了。”
揚州市江都區吳橋鎮、小紀鎮是揚州市“菜籃子”基地。在吳橋鎮宏信龍蔬果園區,水肥一體化管控設備、土地平整機、精準施肥機、移栽機、精密播種機等蔬菜生產機械一應俱全。“我們日常比較重視農機手和技術人員培養,疫情發生以來,園區為這些工人辦理了工作證,上下崗嚴格按照防疫要求,基本上沒有耽誤生產。”負責人張振鳳介紹,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園區的機手、機械也在盡全力為周圍農戶提供作業或技術指導服務。
南京調集包括無人機在內的各類機動植保機械1300多臺,為區域內農戶提供無人機飛防服務,確保不誤農時。位于六合區的國家級示范農機合作社立友農機合作社,已為11戶種田大戶提供植保飛防服務4700畝。
為充分發揮農機裝備的技術優勢,省農業農村廳重點組織做好農產品生產保供特色農機裝備以及高效施肥、植保機械、灌溉及抽排水設備等農機裝備的維護保養和田間作業,并組織發布了蔬菜、果茶桑、水產養殖等主要環節適用農機產品信息,加快先進適用農機具推廣應用。
申請補貼一趟都不用跑
根據規定,農機購置補貼實行分檔管理,某一型號農機產品需要由生產企業提供產品信息材料,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審核,認定屬于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才能享受補貼,并按檔確定補貼額,這一過程統稱投檔。為方便企業投檔,省農業農村廳啟用農機購置補貼投檔平臺,組織線上投檔,不見面審核,既保證效率又保證公平。
“往年都要帶著紙質材料跑到南京當面遞交,材料不全的還要來回補,有時需要跑兩三趟。”江蘇常發農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農機生產龍頭企業,一直負責產品投檔工作的汪遠深有感觸地說,“現在只需要把該提供的材料準備好,在投檔系統里拍照上傳就可以了,一趟都不用跑了。”
目前,我省已完成今年第一批1000余家企業的一萬余個農機產品審核。此外,疫情期間,我省結合新三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制定,加快信息化建設,推進農機購置補貼全流程線上辦理,對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烘干機、噴桿噴霧機等重點機具試行二維碼管理制度,機械的各類參數信息都制成二維碼印在機械上,像身份證一樣,只要一掃碼,這臺機械所有的信息、行蹤都能顯示出來。農民購買機械后,通過手機APP掃機械二維碼,并提交相關材料,鄉鎮農機工作人員通過材料審核和機具遠程視頻核驗后,縣級財政直接把補貼款撥付至農民一卡通賬戶,全程35天內完成,無需現場辦理,既節約了時間,又符合疫情防控要求。根據政策,新三年財政補貼機械共15大類42個小類151個品目,比之前增加34個品目。
省農業農村廳農機行發處處長孫俊華說,受疫情影響,農業機械的需求量暴增,去年全省使用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7.7億元,拉動農民購機投入43億元,補貼機具12.9萬套。今年的兩批農機購置補貼資金9億多元已下撥到縣,確保農民購機及時享受補貼。
服務跟進讓農民得益
今年6月,省農業農村廳和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簽訂合作協議,根據農民需求,開發“農機云貸”金融產品,運用“農機農業大數據+金融科技”,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出單戶最高200萬元貸款。
“‘農機云貸’推出不久就遇到了這一波疫情,好在產品設計時就考慮方便農民,通過手機APP即可完成貸款申請、審批、簽約、支用、還款等全部流程,沒有受到疫情影響,目前已經發放了29筆。”省建行普惠金融部經理羅曼潔介紹,為應對疫情,建行將持續加大涉農信貸資金投放,只要農民有需求,保證貸款資金供應。
農機保險財政保費補貼政策,是我省創新實施的惠農政策,農民參加農機保險,財政給予不低于50%的保費補貼,出現人員傷亡最高可以賠償45萬元。為應對疫情影響,各保險承辦機構推出電子保單,組織線上承保,通過遠程視頻查勘定損,確保理賠款在規定時間內賠付完畢。今年以來,全省已參保農業機械7.8萬臺。
針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我省通過信息手段管理機具信息,電話提醒機手機具年檢和駕駛證換證事項,開展集中上門服務,全省已檢審機械9萬余臺,核發農機駕駛證近2萬件。
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沈毅表示,新冠疫情給全省農機化發展帶來了嚴峻考驗,必將推進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管理服務全方位提升。“全省農業農村部門要立足于當前疫情需要,積極組織農機生產,更要著眼長遠,科學謀劃,適應疫情帶來的影響,認真研究推進農機與農藝融合、農機與信息融合、農機與經濟社會發展融合,實現農機化再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