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副總”深入一線 1665位專家教授江蘇企業任職
近日,江蘇第九批“科技副總”正式上崗,來自全國202家高校院所的1665名專家教授帶著技術、成果、團隊,到我省各地企業兼任技術副總或副總工程師。作為產學研合作的一種模式,“科技副總”深入一線,真正接觸到企業發展過程中技術、管理等方面的痛點、難點,為企業突破科技創新瓶頸精準“把脈下藥”的同時,也使高校科研方向“有的放矢”。
深入企業,精準“把脈下藥”
新產品研發目標和定位不明確,新技術和新生產工藝缺乏研究基礎但試錯成本很高、知識產權創新性凝練不夠……企業在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方面總會遇到諸如此類的問題,怎么辦?
作為江蘇首創的企業柔性引才機制,“科技副總”通過政府立項的形式,鼓勵支持全國高校院所專家教授到江蘇企業兼任“科技副總”,充分發揮個人和所在高校院所的綜合優勢,在開展產學研合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推進技術需求研發、推進研發機構建設、解決關鍵技術難題、引進培養人才團隊等方面,助力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企業研發最大的特點就是短平快,很多技術問題隨時都會產生。所以,除了以合同任務為形式的校企合作或者產學研合作外,我們多次引進了‘科技副總’。”江蘇狼博管道制造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科技副總”任期兩年,每年服務企業不低于三個月,能更深入、更及時地參與到企業的科技研發、生產管理等過程中來。而歷任“科技副總”也不負厚望,幫助公司對現有技術進行了凝練匯總,并成功申報多項發明專利,布局了公司的知識產權架構,還協助公司開發了特種耐高壓膠圈電熔雙密封復合管新產品,現已成功實現推廣應用……目前,公司已與“科技副總”建立了長效研發溝通機制,以提高自主創新力和核心競爭力。
“我們先后聘請了武漢紡織大學劉欣博士、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郭雪峰教授擔任‘科技副總’,共投入合作開發費用150萬元,而這些投入給我們帶來了更大的回報。”泗陽捷鋒帽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細細數來:首先是合作研制出了“高舒運性智能透濕和自清潔運動帽”“多功能康健智帽”等新產品,獲授權發明專利5件、實用新型專利4件;此外,還依托“科技副總”所在高校的科研支撐,對公司的技術研發平臺進行創建和升級,被認定為“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工程中心”“省工業設計中心”,成為宿遷市為數不多同時取得“四個中心”的企業。
“從前幾批任職情況來看,‘科技副總’能充分了解地方產業發展水平和特點,比一般的產學研合作更能深入地接觸到企業發展過程中技術、管理等方面的痛點、難點,為企業‘把脈下藥’更精準。”宿遷市科技局科技合作處處長朱建軍說,“科技副總”在合作模式上持續性更強,同時,選派需要經過學校備案,在時間上和資源上可以得到學校更多的支持。例如淮陰工學院化學工程學院王志輝教授被選派到江蘇海明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擔任“科技副總”后,利用學校江蘇省凹土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的資源優勢,解決了企業在基于凹凸棒石有機-無機復合增稠劑產品研發過程中遇到的系列關鍵技術難題,在雙方合作的基礎上又申報并獲批了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和江蘇省高性能環保鋰皂石漆霧凝聚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反哺高校,科研“有的放矢”
毋庸置疑,“科技副總”已成為企業的“香餑餑”。據省科技廳統計,自2013年以來,我省累計從全國432家高校院所選聘了6440名科技人才到相關企業兼任“科技副總”,“十三五”期間累計實施合作項目6000多項,解決企業關鍵技術難題或技術需求30000多個,帶動企業新增銷售收入500多億元,有力推動了“政產學研”合作,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與此同時,“科技副總”帶來的產學研合作成果,也反哺著高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揚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關棟博士,從2017年開始擔任江蘇奔宇車身制造有限公司的“科技副總”,任期到后又延聘一期,目前主要是做車身的輕量化項目。“任期內,依托企業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我申請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青年基金,以及揚州市的一些基金項目,也有跟企業的聯報項目,同時還申請了一批專利,發表了不少高質量文章。”關棟認為,正是因為校內的科研成果在企業落了地,又被提煉總結出來,才有了這些相對高質量的成果。
“‘科技副總’這一模式能明顯促進高校教師和企業的交流,顯著提升學校橫向科研的數量與質量,也有利于教師的科研成果的轉移轉化。”揚州大學科技處副處長沈輝介紹,近年來,學校通過“科技副總”這一渠道達成的橫向合作協議100多項,申報產學研合作項目30余項,合作經費達5000萬元。同時,擔任“科技副總”的老師不但不影響教學,反而教學質量有了提升。“教師主要通過假期和課余時間參與企業相關研發工作,通過真刀真槍實戰,有效解決課堂教學的空泛問題,帶著企業問題,豐富課堂內容,部分研究生還可以直接參與企業研發和實習,教學效果和質量得到有效提升。”而學校近年來通過“科技副總”對接企業,已建立研究生工作站20余個,培養了一大批研究生,研究生的課題來自企業實際需求,真正把論文寫在了車間里。
“作為一所應用型地方高校,我們必須要有相當數量的真正懂得企業生產、研發、管理和科研等知識的專家教授。”南京工程學院科技與產業處處長韓冰認為,高校專家通過長期服務企業,才能真正了解企業的真實需求,及時調整個人的研發方向,通過與企業的大量工程實踐和設備產品研發,最終的成果才能“適銷對路”。2018年以來,該校共有195位科研骨干人才入選省“科技副總”,通過服務企業,他們的工程實踐能力和解決企業具體技術難題的能力得到了顯著增強,這些實踐經驗的積累更有利于高校內部的應用型人才培養。
走馬上任,企業“智囊團”再添助力
據了解,此次遴選上任的1665名“科技副總”,既有二級學院院長、系主任,也有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中心負責人、學科帶頭人、青年骨干教師等,基本上都具有博士學位或高級職稱。他們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節能環保等多個領域科研成果頗豐,將充分發揮個人和所在團隊及派出單位的綜合優勢,在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推動校企資源共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進技術需求研發、加強研發機構建設、引進培養人才團隊、完善企業創新體系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科技創新服務。
“到任后即將開展三個方面的工作:幫助企業解決現有的技術難題;共同開展新產品的研發;參與企業科技相關的管理工作等。已有的技術成果也計劃利用這次機會與公司一起嘗試轉化落地,計劃通過兩年的時間,初步通過中試化生產。”作為新上任的江蘇狼博管道制造有限公司“科技副總”,南京工程學院高文通老師躊躇滿志,對日后的工作安排早已做好規劃。在他看來,“科技副總”是連接高校與企業、融合高校與地方發展的橋梁與紐帶。“在當前產學研協同大背景下,通過‘科技副總’以及其他的科技人才政策,努力使自己成為創新型人才,為加快創新型省份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對于企業來說,如何創造良好的環境,讓“科技副總”發揮更大作用?“我們將實行‘責、權、利’相結合的制度,給‘科技副總’較大的權力,營造好創新的寬松環境,從而保證各項科技創新活動的順利實施,為企業的良性發展作好科技支撐。”狼博管道相關負責人表示,“科技副總”到崗后,會安排其全面負責公司的科技研發工作,包括參與制訂并組織實施技術研發方向的工作目標和工作計劃;負責新產品的小試、性能測試及工藝參數的確定;負責技術研發創新點的提煉并協助專利申報;參與研發測試設備的申購及實驗室建設工作等,此外,還將安排其參與新進技術人員的面試、考察及針對性培訓等工作。“希望借助‘科技副總’帶來的‘智囊團’,切切實實幫助我們提高自主創新力和核心競爭力。”
□ 本報記者 蔡姝雯 實習生 晏慶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