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殘奧會江蘇選手掀起奪冠潮 生活有保障筑夢無障礙
8月29日,東京殘奧會進入第5個比賽日,中國殘奧代表團再掀奪冠熱潮,45枚金牌中,有13枚由江蘇籍選手貢獻。事實上,中國已連續4屆蟬聯殘奧會金牌榜以及獎牌榜榜首。榮耀背后,是近年來國家和省市各級各類扶殘助殘保障舉措的不斷升級。學習、生活、訓練都有堅強保障作后盾,為更多殘障人士實現人生夢想掃除了障礙。
“也許我們不一樣,但我們都一樣”
奪金,破紀錄!8月29日,在東京殘奧會田徑女子鐵餅F64級比賽中,被稱為“鐵姑娘”的無錫籍選手姚娟以44米73的佳績奪冠,并打破自己在2016年里約殘奧會創造的世界紀錄。殘奧“五冠王”奪冠后感慨地說:“也許我們不一樣,但我們都一樣!”六戰殘奧,五次登上最高領獎臺——這個殘障姑娘的勵志故事,是構建“平等、參與、共享”文明社會的最好注腳,也是一個國家對特殊群體保障不斷升級的最好體現。
2008年,正在南京師范大學讀書的姚娟迎來人生高光時刻。在北京“鳥巢”奪冠,三度刷新世界紀錄。這幾年,她在自己繼續訓練的同時,還承擔新隊員的啟蒙訓練任務。在投擲隊,她既是教練員,又是生活委員,細心照看全盲隊員的生活。姚娟說,作為一個肢體殘障者,她是不幸的;但作為一名殘疾人運動員,她又是十分幸運的——20多年來,她得到各級組織和部門的無數關懷和培養,走上競技體育道路、接受高等教育,有了穩定工作,獲得了黨和政府給予的諸多榮譽和獎勵。
東京殘奧會,江蘇28名選手的精神風貌是全省479萬殘疾人的一個縮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本屆東京殘奧會中國代表團團長張海迪在出征前說,中國殘疾人運動員表現越來越好,除了運動員們奮勇爭先外,最重要的是中國殘疾人事業不斷發展,在康復、教育、就業、文化、體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步。“體育為殘疾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創造了舞臺,殘奧運動員的精神也將激勵更多殘疾人創造美好生活。”
生活有保障,筑夢無障礙
獎牌是榮耀,更是殘疾人不向命運屈服喊出的生命強音!29日,徐州小將閆碩在男子乒乓球TT7級單打決賽中不負眾望,勇奪金牌,這位單腿拄拐打乒乓的樂觀小伙奪得自己的殘奧首金。閆碩6歲那年因一次車禍失去右腿。飛來橫禍,讓父母難以接受這個殘酷現實。
風能吹起一張白紙,卻吹不走一只蝴蝶。年少的閆碩沒有坐在家里哭泣,而是勇敢地走出家門,拿起拐杖,學著走、跑、跳,小小年紀的他甚至學會了單腿騎車。2016年,首次攢齊殘奧會參賽積分和排名的閆碩進入中國殘奧軍團,并在里約殘奧會上獲得男子TT7級單打銅牌。
乒乓球為閆碩打開一扇門。省殘聯在連云港廣播電視大學的支持下,為其提供了函授高等教育,提高他的文化和理論素質。省和南京市殘聯積極推薦,閆碩進入南京市棲霞區殘聯就業服務所工作,生活又多了一道保障。從學拄拐、學騎車、學打球中,閆碩明白一個道理:精神不倒,便有奇跡。
因為體育運動改變命運的,還有來自徐州的周影。29日,她奪得乒乓球女單C4級金牌。運動助力周影在讀書、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刷新自己的人生紀錄。如今,她不僅是中國乒乓球隊隊員,還是河北經貿大學在職研究生、江蘇常鋁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職工。
小時候的周影品學兼優,連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在輪椅上運動訓練,她不怕吃苦、毫不嬌氣。讓周影沒想到的是,自己在賽場上的表現,深深吸引了遠在大連的一位健全小伙的注意。小伙子全家都是乒乓球運動愛好者,自家還開辦了一個乒乓球訓練室。
“千里姻緣乒乓牽”,周影在收獲金牌的同時,還收獲了美滿的家庭。倫敦殘奧會后,周影懷孕生子,晉級為幸福的媽媽。省殘聯積極為她奔走,向各市宣傳介紹周影的事跡,在蘇州和常熟殘聯的共同幫助下,周影找到了工作單位。東京賽場奪冠后,周影激動地說:“內心最感謝的是黨和國家,是養育自己的江蘇這方熱土!”
擴大服務覆蓋面,讓運動成為“日常”
江蘇殘疾人運動員向領獎臺的每一次沖擊、取得的每一塊獎牌,都是全省殘疾人事業健康發展、各種殘疾人保障措施到位的最好體現。當前,越來越多的關注點投向殘奧會,積極的輿論效應也在不斷推動殘疾人保障“升溫”。
2020年,《江蘇省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實施辦法》正式頒布,有力地保障了殘疾人的康復權益。當前,全省市縣一級殘疾人康復和托養中心建設已基本完成,“殘疾人之家”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無障礙環境持續優化。殘疾人康復、教育、托養、文化體育等基本服務逐步普及,殘疾兒童免費康復訓練、殘疾學生免費教育等政策有效落實,全省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率達97%。
實踐證明,長期堅持運動不僅可以幫助殘疾人提高身體機能,還能幫助殘疾人重拾信心和勇氣,拓寬生活和交流圈,減輕家庭負擔,提升生活質量。也只有讓體育運動和康復訓練成為殘疾人的“日常”,才有可能看到更多殘疾人走出家門,走上世界領獎臺。省殘聯理事長萬力介紹,全省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點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去年全省改造提升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點221個,惠及殘疾人群體6萬多人,直接為2.23萬名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依托該平臺還打造了康復體育社區示范點211個。
□ 本報記者 唐 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