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稻花香里,聽他們的豐收故事
今年9月23日是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年,我國“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征程上,“豐收”被賦予了哪些新的內涵?又飽含著哪些期待?稻花香里,我們傾聽他們述說的豐收故事。
躬耕數十載,種出“好味稻”
今年,我省首次聘請“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蘇推廣大使”,著名水稻育種專家、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王才林研究員是3位大使之一。
18日,記者聯系上王才林時,他正在趕往基地的路上。“最近一直在各地跑。現在水稻正值灌漿期,要指導種植戶,而且臺風剛過,要注意稻飛虱。”王才林說。
在江蘇的種糧大戶和糧食企業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要吃好大米,就找王才林。”江蘇“好味稻”與王才林密不可分——他潛心十多年培育出的第一個優良品種“南粳46”,已被業內人士公認為國內最好吃的大米;目前江蘇水稻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用的是王才林團隊研發培育的品種。
“30年前在日本留學時,導師請客吃便當。我第一次發現,原來米飯可以這么好吃。我就想,如果日本的品種能在我們江蘇種,就能讓更多人吃上這么好吃的大米了。”王才林說,想在江蘇吃上好吃又高產的“頂配”大米,只能培育新品種,這是一場持久戰。兩個水稻品種雜交,至少要繁衍到第八代子孫,才有可能將我們想要的優良特性穩定下來。一年兩代,也就是至少要到第五年。“我們的工作,就是跟時間賽跑。”
十年耕耘換來回報,王才林研究出適合太湖流域種植的“南粳46”,并于2008年通過審定,可以大面積推廣。2007年、2008年,“南粳46”連續兩年在江蘇省粳稻優質米食味品嘗會上拔得頭籌,被譽為“江蘇最好吃的大米”。
這以后,蘇中、蘇北的許多農民紛紛打電話咨詢,想要種“最好吃的大米”。這深深觸動了王才林,“老百姓喜歡這樣的品種,一定要推出適合更多地區種植的品種。”王才林和同事又相繼研發出了適合長江兩岸種植的“南粳5055”,適合江淮地區種植的“南粳9108”,適合淮北地區種植的“南粳505”和“南粳2728”,從此,江蘇從南到北都能種出口感絕佳的大米。
“一畝稻花香十里,一家煮飯百家香”。目前,南粳系列品種成了江蘇地區優良食味粳稻的代名詞,年種植面積近1200萬畝,為打造蘇米品牌,提升江蘇優質稻米產業競爭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養殖基地上馬,鼓了村民腰包
最近一段時間,懸在趙勇程心頭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經過9個多月的施工,建筑面積1.23萬平方米的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驗收通過,正式投入運營,每年可出欄生豬1.68萬頭。這意味著,該基地將帶動淮安市淮安區蘇嘴鎮吳碼村16戶村民家門口就業,每人每月收入4000多元。
趙勇程是省委駐淮安區幫扶工作隊隊員,現任吳碼村“第一書記”。他告訴記者:“對我們村來說,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上馬,是豐收節最大的喜事。”作為我省12個省級層面重點幫扶、幫促縣區內的一個典型經濟薄弱村,地理位置偏僻、耕地面積少、村集體資源匱乏,制約了吳碼村的發展。
趙勇程和村兩委經過反復調研分析,在逐一研究各種可能性后,他們將目光鎖定在生豬養殖上。吳碼村選擇了生豬養殖龍頭上市公司溫氏股份在淮機構作為合作方,由村里參與投建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我們共整合資金約480萬元,按照出資額比例對應持有養殖基地產權約30%,建成后的養殖基地租賃給溫氏股份在淮機構使用,租賃期18年。”趙勇程說,該項目能讓吳碼村連續18年獲得每年近20萬元的租金收益。
“豐收既屬于村子也屬于咱們老百姓。村集體經濟充實了,群眾也分享到了發展紅利。”村民尹林笑著說。
生態高效,稻蝦菊綜合種養
19日11時,太倉市浮橋鎮丁涇村軒軒農場負責人張明軒站在水稻田里。他用力從水中拉出蝦網,將網口一抖,活蹦亂跳的大堆澳洲龍蝦便掉入桶中。“這幾天是銷售旺季,每天都能接到十幾個催貨電話。”他說。生態高效的農業模式讓張明軒成為當地懂技術、愛鉆研的新農人代表,也讓丁涇村里約三分之一的村民畝均增收1.2萬元左右。
張明軒是太倉沙溪鎮人,從部隊復員后于2017年嘗試農業創業。張明軒發現,小龍蝦養殖戶多,市場競爭大。他便尋思差異化競爭,引入了澳洲龍蝦。“小龍蝦只能長到1兩多重,澳龍能長到4兩,畝產更高。且澳龍更高端,銷售收益更好。”張明軒說,5月上旬開始投放澳龍苗種,8月下旬開始捕撈,最晚可捕至11月底。
同年6月,他了解到金絲皇菊不需打藥、不易生蟲,適宜生態種植,便從江西九江引入種苗栽種在稻田邊的閑散地塊。至此,軒軒農場的稻蝦菊綜合種養模式正式形成。
張明軒說,他們種的水稻是“南粳46”,畝產600-800斤。龍蝦畝產450斤,市場批發價約55元,多銷至高端餐飲業。金絲皇菊每年可收獲1萬株,每株約80朵花。三類產品均銷往全國多地,如今農場年產值超60萬元,一支小團隊也逐漸形成。
張明軒感慨,“看到土地上長出大米、鮮花,塘里養出魚蝦,帶著鄉親增收,我感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脫貧摘帽,稻花香里說豐年
“再過一個月,這片水稻就可以收割了。看這長勢,今年的收成肯定差不了!”站在田壟上,漣水縣成集鎮條河村種植大戶楊勇望著一片片掛著沉甸甸稻穗的水稻喜不自禁。
“今年指定又是個豐收年!年初,家里種的小麥就獲得了大豐收。現在看水稻的長勢,我估摸著,畝產平均可達1400斤,好的話沒準能1500斤。”摸著一把稻穗,楊勇算起了另一筆豐收賬:一年種植一麥一稻兩季莊稼,收成近40萬斤,年收入七八萬元,這樣不僅解決了吃飯問題,還一下子就讓他家跨過了低收入農戶家庭的門檻。
身為家里的頂梁柱,幾年前,楊勇不幸患上肝炎,幾乎喪失了勞動力,家里的經濟狀況也一落千丈。
“十三五”期間,經過政府多項幫扶和救助,楊勇在住院治療后身體漸漸好轉。他暗下決心:“我不能就這樣一輩子窮下去!”
楊勇先是利用家前屋后林地嘗試散養土雞、鴿子和豬,取得了不錯的收益。后來,家禽養殖規模也越來越大,高峰時他養過3000多只雞鴨。2019年,楊勇家人均收入超過省定標準,一舉摘下貧困戶的帽子。
“環保設施投入太大,我就響應環境保護號召,把養殖場給關了。”去年起,他租下村里流轉的160畝連片土地,種上小麥和水稻。沒有本錢,扶貧干部為他上門辦理了小額免息貸款;人手不夠,幫扶隊員幫他購置農機,聯系無人機飛播和機械化收割。“有了本錢和農機設備,信心更足了。”
千年古堰村,成為網紅村
近兩年,通過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讓千年古堰——淮安市淮陰區高家堰煥發新活力,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這些變化,離不開省水利廳駐村干部、淮陰區高家堰鎮黨委副書記、高堰村第一書記蔣詠。
2020年3月,蔣詠被省委選派至高堰村擔任第一書記。
對癥方能下藥。蔣詠提出把建強黨支部作為脫貧攻堅的“原動力”,選拔引進1名返鄉大學生、1名本地退伍軍人充實村“兩委”班子,同時制定完善高堰村“兩委”黨員干部坐班值班、結對幫扶等制度,嚴格組織生活制度,為農村黨員講黨課,筑牢鄉村發展的思想根基。
蔣詠發現,高堰村位于生態紅線、蓄滯洪區內,工農產業發展受限,但擁有大運河文化帶重要節點——洪澤湖古堰等獨特文旅資源,適宜走鄉村旅游這一發展路子。他鼓勵村內受疫情影響停運的動力滑翔傘、卡丁車、馬術、稻蝦養殖園等文旅項目復工,組織一批抖音短視頻創作愛好者拍攝制作宣傳視頻,展現特色鄉土鄉情。
很快,當地獨特的自然風光、人文風情和農事節慶活動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來。如今,高堰村已形成日攤位350個以上、人流上萬的古街夜市,帶動餐飲、小吃、住宿、小商品等200余戶經營戶增收致富。
守護一朵菌,大棚里開出“花”
羊肚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久負盛名的食補良品,市場價值極高,多生長于四川、云南等地的深山老林中,人工種植難度大。徐州90后農民劉歡歡帶領鄉親,首次在徐州銅山區種植出羊肚菌。如今該地羊肚菌種植面積已達約300畝,年產值超1000萬元。
9月16日,記者來到徐州市銅山區棠張鎮新莊村菌尚棠溪羊肚菌種植基地。劉歡歡笑著說,“最近是中秋國慶假期,很多人會購買羊肚菌禮盒作為節禮送人,我們倉庫里的貨供不應求。”
劉歡歡2015年從江蘇大學物流管理專業畢業,曾到上海從事互聯網和金融相關工作。他在2017年放棄上海的高薪工作,返回家鄉從事農業。頂著家人不解和埋怨的壓力,他嘗試用家里的一畝地種植羊肚菌,第一年收獲了380斤,賣了近4萬元。劉歡歡主動到其他地區向種植戶和專家求教,一邊實踐一邊總結出本地化的種植管理流程。他還成立了徐州瑯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始帶領村民種植,為大伙免費分發菌種,并做技術培訓。
劉歡歡說,如今他帶領村民共種植300畝羊肚菌,畝均產出600多斤,畝均利潤超2萬元。羊肚菌采收完還可以種植兩茬蔬菜,進一步增加百姓收入。□ 本報記者 王建朋 顏穎 吳瓊
農雖舊業 其命惟新
□ 吳 瓊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秋分時節,迎來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土地不會辜負汗水,“豐收”是對辛苦耕耘最公平的獎勵。
豐收,是農民最美的寄托。如今,農業生產技術日新月異,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接連出臺,消費市場活力涌動,喜看稻菽千重浪,稻花香里說豐年,豐收,給農民帶來的是“穩穩的幸福”。
豐收,是“小康”最樸素的基石。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從貧困到溫飽再到小康,中華民族千百年來過上安定富足生活的夢想終于變為現實。江蘇要為全國發展探路,肩負“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正努力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力爭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譜寫“三農”領域全面小康的時代交響,持續放大豐收的溢出效應。
豐收,托起“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底氣。江蘇在占全國1.1%的國土、3.4%的耕地上,生產了約占全國5.6%的糧食,創造了占全國6.1%的農林牧漁總產值。“十三五”期間,全省糧食總產穩定在700億斤以上,是長三角地區農產品穩定供應的重要基礎。特別是去年,大疫大汛之年糧食總產量創歷史新高,達745.8億斤。我省糧食生產工作不僅有效保障了全省8000多萬人的吃飯問題,而且為全國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彰顯了經濟大省、農業大省的責任擔當。進入新發展階段,江蘇把握“三農”工作歷史方位,以新發展理念引領“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補齊“三農”短板弱項,推動城鄉協調發展。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豐收之時,我們既深切緬懷帶著“禾下乘涼夢”離去的袁隆平院士,也為“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趙亞夫的事跡而深深感動,更感念許許多多像他們一樣為了讓國人吃飽吃好而默默奉獻的“三農”工作者。
“農雖舊業,其命惟新”。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是一場深刻的變革。依靠農業科技創新,讓農業產業鏈延長、價值鏈提升,讓農村動能轉換邁出實質性的步伐,農業轉型升級未來可期。農民兄弟們用一滴滴汗水和一顆顆果實,構筑了我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礎。在又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讓我們更多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