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五年回眸:文明聚力,共建幸福美好家園
近日,棲霞區燕子磯街道化纖新村社區將社區院落內墻繪制成“文化墻”。這道文化墻長約百米,以廉政文化、中華美德、民族團結等內容為主題。 通訊員 劉妍 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琦攝
【寫在前面】 文化鑄魂,潤物無聲。一座城市砥礪前行,離不開高度的文化自信;一座城市蓬勃發展,離不開文化的繁榮昌盛。
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張源源 )五年來,我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全社會樹立文明觀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風尚,以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為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凝聚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南京再次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全國道德模范、中國好人、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等典型層出不窮。南京深入挖掘活化紅色“家底”,紅色文化影響力在全國與日俱增,“中國革命紀念館高質量發展峰會·2021”今年7月成功落地南京。南京不斷錘煉六朝古都的氣質,弘揚優秀傳統文化,2019年成為中國首個“世界文學之都”。
這五年,南京文化建設高質量發展,文化自信顯著增強,歷史文化名城迸發出時代魅力、清新活力。
10月1日,共和國72周歲生日當天,在鼓樓廣場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文明南京靠大家 我是城市主人翁”宣傳活動啟動。職工、青年、婦女、少先隊員等人群聯合發布倡議書,號召931萬南京人持續發揮在創建文明城市中的主力軍作用。
5年來,南京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強富美高”新南京畫卷徐徐展開,“文明”成為這幅畫卷的鮮明底色。
在2018年至2020年文明城市創建周期中,南京不僅捧回“全國文明城市”這一含金量高、創建難度大、影響力廣的城市品牌,而且三年綜合測評在全國同類城市中排名第三,創出歷史最好成績。在此基礎上,我市立足新起點,又提出爭創“人民滿意的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新目標。
點滴文明,正不斷匯聚城市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
萬千“梧桐葉”,奉獻友愛精神根植城市脈絡
2021年3月,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等部門聯合推選表彰的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名單公布。其中,南京共上榜8個典型,覆蓋“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務組織”“最佳志愿服務項目”“最美志愿服務社區”全部四個類別。
當選最美志愿者的俞曉冬今年61歲,退休前是原南京軍區前線文工團國家一級古箏演奏家。2014年,身患癌癥、剛動完手術的俞曉冬抱著到山中休養的念頭,帶著古箏走進金寨。7年多來,她拿出20多萬元積蓄買古箏,買譜架和琴弦、彈片,一趟趟運進山里,趕赴與“山娃娃”們的音樂之約。
2015年以來,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等部門聯合在全國開展推選表彰“四個100”先進典型活動。每年的表彰名單上,南京從未缺席,先后有多個志愿服務先進典型獲得全國“四個100”榮譽稱號。
南京市公共文明引導志愿服務隊志愿者鄭憲民、南京市“萬家歡”巡邏服務隊志愿者喻小萍、南京火車站“158”雷鋒服務站志愿者黃吉莉獲評“最美志愿者”稱號;南京市平安志愿者聯合會、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紫金草志愿服務隊、南京市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小雨滴”志愿服務隊等獲評“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5年來,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推選成為我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抓手,為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深化志愿之城建設,營造了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濃厚社會風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深深扎根城市脈絡中。同時,南京依托“志愿江蘇”平臺,完善注冊登記、服務記錄、關系轉接等機制,實現“一站式”服務,推動志愿服務信息互聯互通。
截至去年底,全市注冊志愿者占城鎮常住人口比重達到16.4%,位居全省前列。南京志愿者的標識——綠色“梧桐葉”活躍在每個市民身邊。
模范典型不斷涌現,蓬勃向上展現南京力量
今年6月25日,新濟洲濕地公園碼頭“守望清水綠岸 共護魚翔淺底”——2021年江寧區長江流域增殖放流活動中,7000余萬尾魚苗躍入長江。
“很榮幸能親身參與這樣大規模的放流活動,今后我們會更積極地投入到長江生態保護中來,共同守護美麗家園。”參與活動的“長江守望者聯盟”志愿者王德寶說,志愿者們要為守護長江“母親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再度增光添彩。
幾年前,王德寶還在長江上以打漁為生。2016年以來,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精神,南京持續推進長江岸線生態環境整治,以王德寶為代表的一批老漁民退捕后成為保護“母親河”的重要志愿力量。以此為起點,江寧區江寧街道逐漸形成“長江守望者聯盟”志愿團隊,共同扛起守望長江、保護“母親河”的責任。此前,“長江守望者聯盟”捧回江蘇志愿服務展示交流會金獎。
5年來,南京先后出臺《南京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方案》《南京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方案》《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政策法規,廣泛開展先進模范學習宣傳活動,選樹全國道德模范錢七虎、時代楷模南京火車站“158”雷鋒服務站等重大典型,實施“南京好人365”工程。
目前,南京市已產生227位各級道德模范、154位“中國好人”、188位“江蘇好人”、近2000位“南京好市民”。
5年來,南京模范典型不斷涌現,他們用奮斗擦亮人生底色,匯聚蓬勃向上的力量,保持昂揚的奮進姿態,書寫了最新最美的篇章。
共建共治共享,建設更加文明靚麗的幸福家園
2020年11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召開,南京再次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三年測評總成績在同類城市中排名第三,獲中央文明辦通報表揚。
文明城市創建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綜合性強,涵蓋8個方面、180多項指標,包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各方面。
近年來,南京不斷推動文明創建長效化、常態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突破口,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2020年更是開展了一系列整治行動,從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到破解老舊小區“臟亂差”難題,再到拆違建、清“僵尸車”、整治違規飛線充電、治理群租房工作、生活垃圾分類等,使整個創建工作成為解民憂、暖民心的過程,成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過程。
近3年來,我市共完成1400條背街小巷整治,提檔升級農貿市場300余個、改造覆蓋面達86%,城市環境持續改善;新建城市軌道交通120公里、通車總里程達378公里,打通“斷頭路”17條,改造交通小微堵點50余處、易淹易澇片區100多處,新建城市綠道800多公里、公園綠地620公頃,城市功能品質不斷優化。
今年是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起始之年,本輪評選周期中將選取部分有較強示范引領作用的全國文明城市,開展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試點。2021年6月,南京市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動員大會召開,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凝心聚力、奮勇爭先、真抓實干,不斷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努力將南京建設成為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更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文明城市。
站在新起點、面對新目標,南京正以更大的決心、更高的追求、更實的舉措,團結和動員廣大干部群眾,凝聚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強大合力。南京,一座奔跑在前列的文明城市,翻篇歸零再出發,向著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目標吹響揚帆起航的奮進號角。
專家點評
讓市民在文明城市創建中感受幸福獲得實惠
張春龍(江蘇省社科院社會政策所(區域現代化研究院)所長、研究員)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緊緊圍繞提升民眾福祉,給廣大人民群眾辦實事、送實惠,是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創建文明城市,從最初的“突擊”打掃衛生,到逐漸成為全方位“以人民為中心”地建設城市、發展城市,不僅受到了從上到下領導的重視,也得到了越來越多老百姓的贊譽。
對于南京來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過程。在整個創建過程中,南京堅持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提升經濟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相結合,努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南京不斷完善行政體制、提升行政效能、創新行政方式,在創建文明城市實踐中,不斷通過改革創新提高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在民生保障持續改善的基礎上,持續減少和化解了很多的社會矛盾;在激發社會活力的同時,又最大限度地增加和培育了和諧因素,實現文明創建與社會治理互促互進。
如今,“文明城市”已經成為南京的一塊金字招牌。為了能夠穩住這塊金字招牌,南京一直在努力去解決市民最關心、最直接的現實問題。讓每一個老百姓能夠在文明城市的創建中感受幸福、獲得實惠;讓每一位南京市民既能享有殷實的物質生活,又能過上健康豐富的精神生活,正在成為南京不斷擦亮“文明城市”招牌的實際行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