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如何推進綠色美麗長三角發展?樊金龍用“四個美”回答
人民網南京11月4日電 11月4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長三角一體化上升國家戰略三周年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叢亮在會上表示,蘇浙皖各揚所長,有力有序有效推進《規劃綱要》落地實施,立足“一極三區一高地”戰略定位,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在此背景下,江蘇如何推進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江蘇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樊金龍出席發布會并回答了記者相關提問。
江蘇在推進實施長三角一體化國家發展戰略中,如何回答好總書記賦予的“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這一重大命題?對此,樊金龍在會上用了三句話來回答:一,要求江蘇在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徹底轉方式、調結構、強動能,實現江蘇發展的“由大到強”;二,要求江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范,就是要立足江蘇制造業發達的基礎和未來發展的優勢,加快科技自立自強,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推動江蘇制造業邁向全球制造業價值鏈的中高端;三,要求江蘇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其最大的特點是體現在城鄉的融合發展上,最有代表性的區域是蘇南(蘇州、無錫、常州、南京、鎮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示范區。
長三角地區不僅要夯實綠色發展基礎,也要在生態保護上走在前列。江蘇工業經濟發達,在推進綠色美麗長三角建設發展中,具體做了哪些工作?樊金龍表示,江蘇提出了建設美麗江蘇總目標,具體體現在“四個美”,即自然生態之美、城鄉宜居之美、水韻人文之美、綠色發展之美。
第一,打造自然生態之美。江蘇把筑牢生態本底作為美麗江蘇的首要任務。為了讓水更綠,江蘇率先實施河湖長制,全省各級領導干部共有5.7萬名河湖長,到去年底,江蘇主要入長江的支流和入大海的河流全部消除劣V類。為了讓土更凈,江蘇大規模開展了國土綠化行動,平原綠化難度仍然不小。目前,全省林木覆蓋率達到24%,特別是鹽城的黃海濕地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填補了我們國家濱海濕地類的空白。
第二,打造城鄉宜居之美。作為全國唯一的美麗宜居城市的試點省份,江蘇從兩方面發力:一方面,著力推進城市更新行動,讓城市的生活更美好;另一方面,扎實推進農村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探索農村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居住形態,使農村成為城市更向往的美麗田園鄉村。目前,江蘇擁有9個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成功推薦15個城市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獎”,這個數量目前占了全國總數的47%和35%。特別是2017年以來,江蘇分三批創建了77個特色小鎮,應該說這些小鎮都將會成為宜居宜業、富有活力的新發展空間。
第三,打造水韻人文之美。江蘇因水而興、因水而盛,擁有400多公里長的長江,擁有近1000公里海岸線,擁有全國五大淡水湖中的兩大淡水湖——太湖和洪澤湖,還擁有淮河和京杭大運河。因此,江蘇通過抓住“水”的鮮明符號,做出“水”的文章,來實現江海河湖的統籌綠色發展。在沿長江地區,江蘇長江岸線利用長度,比2018年高峰的時候減少了40多公里。現在生態岸線的比例是63.2%,生產比例是29.3%,生活岸線比例7.5%,長江大保護以來,生態岸線增加了4.8個百分點。
第四,打造綠色發展之美。江蘇1.1%的國土面積承載了6%的人口,創造了10.1%的經濟總量。江蘇單位國土面積生產總值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倍,但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也達到了全國平均水平的4—5倍,生態環境制約日益突出。在綠色發展之美上,江蘇把推動產業綠色轉型作為治本之舉,提出了“四個一批”,即建設一批高質量發展綠色產業帶、培育一批綠色創新技術企業、打造一批省級綠色循環發展示范區、創建一批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