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安區:為流浪乞討人員織密“救助網”
淮安區救助管理人員開展日常街面巡查。沈敬攝
為切實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到實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淮安市淮安區聚焦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切實為流浪乞討人員織密“救助網”,把為民辦實事工作任務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上。
三級聯動 織密網絡
淮安區開展以公安部門為主、城管部門協作、民政部門配合的街面協同巡查機制,建立完善區、鎮(街)、社區三級救助網絡,統籌各級各部門力量,實現街面巡查全天候、廣覆蓋。加大對廢棄拆遷房屋、廢棄施工工地、工棚、橋梁、涵洞、車站、城鄉結合部等流浪乞討人員可能露宿區域的巡查力度,確保流浪乞討人員能夠第一時間被發現、被救助。截至目前,淮安區已累計開展流浪救助服務各類人員288人次,站內救助276人次,站外救助12人次,當中未成年人18人,精神障礙128人次,為流浪乞討人員織密“救助網”。
專項活動 傳遞愛心
今年入夏以來,淮安區氣溫溫差變化較大,為積極應對天氣變化,該區及時啟動夏季救助預案,組織開展“夏季送清涼”專項活動。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及時勸導街面發現的流浪乞討人員,讓其到救助站避暑降溫接受救助;為不愿來站的救助對象送上防暑降溫藥品、飲用水、食品等,確保街面流浪人員平安度夏;對發現的街頭流浪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及時聯系定點醫療機構救治并為其購置防暑降溫物資。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還定時為滯站救助對象啟動空調房,為受助人員提供夏季衣物與夏季生活用品等,確保滯留對象安全度夏。據統計,7月中旬至9月中旬淮安區救助管理站共救助各類人員48人次。
智慧尋親 溫暖回家
為幫助滯留的受助對象找到回家的路,淮安區通過打造立體尋親體系,積極協調公安部門,開創性地將公安人臉識別系統和DNA比對技術運用到救助尋親工作中,同時,借助尋親網站、媒體資源擴大尋親渠道。目前,淮安區已成功幫助12年流浪女子返還徐州家中。據了解,此流浪女子是2008年7月由公安機關護送至淮安區救助管理站,因其精神殘疾不能完整表述,技術識別等方法也無法甄別身份,淮安區給予其醫療、托養照顧及慰問關懷等多方面救助,同時不斷通過各種渠道開展尋親。隨著甄別技術的進步與尋親渠道的拓展,救助管理站通過公安機關人臉識別、DNA比對、“寶貝回家”等方式,將一點一點信息匯總后派人帶著影像資料去最為相似的幾處進行走訪、查尋,最終在徐州市睢寧縣黃圩社區為其找到已拆遷多年換了新住址的親人。(霍超 沈敬 程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