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a级毛片出奶水a,人妻少妇中文字乱码,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播放,日韩精品亚洲一区在线综合

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南京:英雄少先中隊66年接續傳承雨花英烈精神

顧姝姝
2021年11月23日07:55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初冬晴朗的午后,92歲的丁芝秀老人在家中彈著鋼琴,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地板上,溫暖而明亮,流淌的旋律將她的思緒帶回66年前。

1955年,時任南京雨花臺區中心小學六(1)中隊輔導員的丁芝秀,以犧牲在雨花臺的烈士盧志英的名字創建了全國第一個少先隊英雄中隊——“盧志英中隊”。66年過去了,“盧志英中隊”已經傳了21屆,先后命名了40多個班級,隊員累計達2000多人,他們陸續成長為建設祖國的棟梁。英雄少先中隊的建設成為引導少年兒童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的生動實踐。

盧志英烈士之子盧大容參加英雄中隊活動。雨花臺區實驗小學供圖

英雄中隊在這里“誕生”

1954年秋天,丁芝秀在雨花臺區中心小學接手了一個班級。紀律差、愛惡作劇、不愛學習......面對一個“問題班”,她陷入沉思:用什么辦法把孩子們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于是,丁芝秀發動學生一起捐書打造班級圖書館。在這些書中,她發現了一本由雨花英烈后人盧大容寫的《和爸爸一起坐牢的日子》。書中,盧大容回憶,父親盧志英1947年在上海被捕入獄,自己和父親、母親一起被關押。在惡劣艱苦的牢獄環境中,盧志英一邊與反動派做斗爭,一邊堅持教盧大容文化知識。1948年底,盧志英被敵人殘忍殺害于雨花臺。

“一天,我給學生們讀《和爸爸一起坐牢的日子》。同齡人的經歷感動了學生,有的孩子哇哇哭了起來。”她清晰地記得,有學生提出來,想去雨花臺為盧志英烈士掃墓。當時學校中隊正在開展“一朵紅花一個進步”活動,每到隊日活動時,孩子們就來到烈士墓前,將自己獲得的紅花獻給烈士,匯報自身的進步。同學之間有了矛盾,大家也會對照烈士言行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榜樣的力量在少先隊員年幼的心里播種發芽,并催生了神奇的變化。“學校門口有一個大土坑,一下雨就積滿了水,低年級的孩子過不去,班上的學生就紛紛把學弟學妹背過去。放學后,他們還自覺打掃校園里的花圃。學生們作業不拖拉了,學習自覺了,班級消滅了不及格現象。”丁芝秀感慨,“有責任心、樂于為人民服務,我想這就是我們黨要培養的接班人,我就打了一份報告到南京團市委。”

1955年,南京團市委決定以盧志英的名字命名這個優秀中隊,全國第一個英雄中隊——“盧志英中隊”就這樣誕生了。

少先隊員們為盧志英烈士墓碑描紅。雨花臺區實驗小學供圖

英雄情懷點亮人生指明燈

1957年,國家號召大力發展農業。丁芝秀將這一消息告訴盧志英中隊的學生后,孩子們說:“我們也是祖國的一員,我們也要支援農業生產。”“人多力量大!我們一個班才50人,全校有449個少先隊員,我們可以號召全校同學一起參加。”隊員們提出。于是,盧志英中隊帶動全校學生開展“我們也來支援四十條”活動,提倡將少先隊集體勞動收入的一部分集中上交,在最需要的地方修建水閘水庫。

開展“我們也來支援四十條”活動的想法,也得到當時江蘇團省委的大力支持。1957年底,南京市雨花臺區第一中心小學449名少先隊員向江蘇全省少先隊員發出倡議,把以打豬草、賣廢紙等勞動方式取得的收入捐獻出來,在蘇北革命老區修建“紅領巾水庫”。團省委還為此召開全省少先隊員代表大會,號召全省少年兒童每人捐獻一分錢。

全省少年兒童共同努力,僅用一個月時間,就捐資7萬多元,并最終確定在連云港贛榆修建“紅領巾水庫”。贛榆檔案館檔案資料顯示,1958年勞動節前夕,“紅領巾水庫”工程搶在汛期前竣工,總庫容441萬立方米,可灌溉良田2.2萬畝。

“這些活動將少先隊員和祖國發展、民族命運緊密結合起來,讓永遠跟黨走的信念在孩子心中扎下根。”半個多世紀后的今天,丁芝秀再回憶這段經歷時說,英雄榜樣讓孩子的精神受到滋養,這份力量又轉化為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實際行動。

談及當年英雄中隊的那段經歷,第三屆盧志英中隊的中隊長劉志勤用“奠基石”“引路燈”來形容。“雨花臺在我們學校附近,在這里犧牲的盧志英烈士就像我們的親人。丁芝秀老師在我們的人生啟蒙期成立盧志英中隊,讓我們有了一個具體的學習楷模,這對我們這一代人的思想教育起到了奠基石和引路燈的作用。”

“在培養社會責任感、集體主義精神和為人民服務方面,盧志英中隊對我們的影響可以說是潛移默化。”如今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擔任高級研究員的劉志勤回憶,“我們不僅經常幫行動不便的老人洗衣做飯、參與社區衛生大掃除活動,還給當時的南京市長彭沖寫了一封信,建議組建南京少年足球隊,為中國足球發展貢獻力量。彭市長回信表示支持我們的想法。對我們來說,能夠為國家、為社會做事,得到社會認可,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

英雄中隊的經歷,幫助一代代少先隊員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并成長為建設祖國的棟梁。姜子誠是雨花臺區中心小學第五屆“盧志英中隊”的中隊長。“丁老師曾說過‘從小學英雄,長大當英雄’,盧志英的精神一直影響著我。”姜子誠說。1968年,他入伍成為東海艦隊的一名信號兵。當時艦上條件艱苦,但他從不畏懼。不到一年,他當上了班長,還入了黨。這些年,他擔任過南京艦副艦長、重慶艦艦長,參加過1980年洲際導彈試驗護航、首次巡航南海南沙群島等重大任務,并多次立功。

迎建黨百年,丁芝秀老人帶領少先隊員們同唱《盧志英中隊之歌》。雨花臺區實驗小學供圖

英雄精神代代傳承

66年過去,當年的雨花臺區中心小學已更名為雨花臺區實驗小學,校園也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但不變的是,“盧志英中隊”一屆屆傳承了下來。

雨花臺區實驗小學六(7)中隊輔導員余瑤帶領學生從四年級下學期開始爭創盧志英中隊。在一次主題為“追隨光成為光”的隊會課上,當她講到“盧志英為了部隊安全,在遭遇敵人圍追堵截時,忍痛將僅3個月大的孩子掛在另外一個方向的棗樹上,自此骨肉分離”時,班級頓時鴉雀無聲。

“我一二年級就聽說過盧志英烈士,三四年級開始了解他。成為盧志英中隊的一員后,我感到肩上的責任更重了。”郭晉琪是六(7)班的學習委員,也是學校的大隊干部,談到加入英雄中隊后的變化,他說,“每當我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就會想到我們的榜樣,學習他們從不怕困難英勇頑強的精神品質。有一次,我考試考砸了,當時難過。我想,自己是盧志英中隊的一員,必須有不放棄的精神,便又振作起來。”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如何引導少年兒童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立志聽黨話、跟黨走?雨花臺區實驗小學意識到,革命先烈身上所蘊藏的巨大精神財富是對隊員進行紅色教育的精神寶庫。依托雨花臺,學校把紅色教育與中隊成長結合起來,先后創建了“盧志英中隊”“孫津川中隊”“何寶珍中隊”等12支雨花英烈英雄中隊,并通過“英雄中隊”的系列教育活動,助推學生“四史”學習。

不僅是雨花臺區實驗小學,創建以英雄模范名字命名的英雄中隊已成為南京市少先隊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加強少先隊組織建設的光榮傳統。據不完全統計,66年來,有數萬名南京市中小學生從英雄中隊中走出,在雨花英烈精神和模范人物事跡熏陶下茁壯成長。

(責編:唐璐璐、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