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多地探索0-3歲托育新模式 解決小家庭后顧之憂
交匯點訊 目前,三孩生育政策已經落地實施,但人們的生育意愿仍然不明顯,除了經濟負擔、養育觀念改變等因素外,“生了沒人帶”也是影響生育意愿的一個重要因素。為解決年輕父母“不敢生”的后顧之憂,江蘇省多地嘗試通過財政補貼、購買服務等措施,通過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多種形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普惠托育機構,解決小家庭的后顧之憂。
半數小家庭擔心生了孩子沒人帶
南京周女士和老公都非常喜歡孩子,老公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她也是白領,兩人收入穩定,經濟條件優越。小兩口5年前生下大寶,如今想要個二寶,但遲遲不敢行動,“因為生下來沒人帶,雙方父母都是外地人,年紀大而且身體不好,再讓他們來帶孩子不忍心。”周女士說,當年大寶生下來就是請保姆帶的,花錢多不說,帶得磕磕絆絆的,孩子經常生病,最后還鬧得不愉快。
想生怕沒人帶,像周女士這樣情況的小家庭不在少數。國家衛生健康委曾做過一項調查顯示,因為“經濟負擔重”的占75.1%,其次是“沒人帶孩子”的占51.3%。
另一項調查顯示,隨著社會變遷,一些老年人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老人不愿意被“孫子輩”束縛住,退休后的他們也想有放飛自我、到處走一走、看一看的生活。
“生不起”“不敢生、不愿生”“生下孩子沒人帶”,生育、養育、教育、住房等壓力及生育觀念的改變,導致我國近年來新出生人口數量連年下降。據統計,2021年末全國人口新出生1062萬人,比上年1200萬減少了138萬。
江蘇密集出臺多項政策鼓勵辦托幼
新生人口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重要的資源之一。為鼓勵生育,解決小家庭“生了孩子后了沒人帶”煩惱,近兩年來江蘇省政府先后出臺《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促進養老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托育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將為廣大0-3歲嬰幼兒家庭提供方便可及、優質普惠、安全放心的托育服務,作為一項迫切而重要的民生工程來建設。
省發改委牽頭省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加強托育服務調研,出臺了《省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養老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提出完善規劃體系、服務體系、政策體系,重點發展社區托育和普惠托育服務,采取政府補貼等方式支持托育服務設施建設等要求。
各地通過財政補貼、購買服務、提供場地、減免租金、稅費優惠等多種措施,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普惠托育機構,培育發展社區服務型、社會舉辦型、托幼一體型、單位服務型、醫育結合型等多種模式的托育服務,為3歲以下嬰幼兒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服務,解決小家庭生育困惑。
江蘇南通、蘇州等也積極落實政策,對0-3歲的托育服務模式進行了嘗試探索。
“1+N”模式,滿足不同家庭需求
地處南通鬧市區的立寶托育,在當地是一家知名的民營托育機構,園內裝扮成各種色調的教室,明窗凈幾,環境溫暖而又溫馨,孩子們在里面玩耍嬉戲。
“園長媽媽!園長媽媽!”1月12日下午4點多,記者來到南通立寶托育,剛到大廳,就看到2-3歲模樣的小朋友歡跳著撲向張小茱園長的懷抱。張小茱一下抱起孩子就像一對母女一樣親切。
這個小朋友叫一伊,雖剛滿25個月,卻已是9個月的“老生”了。“孩子跟我特別親。別看她現在活潑好動,但剛來時因為一側腿髖關節行天發育不良。”張小茱告訴記者,醫生給小一伊開了運動處方,可小一伊爸媽工作非常忙碌,白天根本沒時間照料小一伊。在這里老師充當父母角色,每天幫她做康復訓練。“目前孩子康復得非常好,性格陽光、開朗。”
這里環境好、師資配備比例高,但每個孩子每月收費將近4000元。“離家的距離、收費高低、安全的環境,是影響家長托育孩子的三個關鍵因素。”張小茱說,合理定價也是十分關鍵,定高失去了普惠性,而且影響了家長入托意愿;如果定低,托育機構運營成本難保。
張小茱說,針對這一問題,立寶托幼探索“1+N”模式,就是一個“中心示范園”拖N個社區普惠分園的模式,從而針對收費水平高于家庭承受能力、服務質量缺少可靠保障的行業痛點。
“1”指中心示范園,即以一個高標準定位、服務門類齊全的中心示范園,高收入家庭可以在這里享受服務;N個軟硬件同標準、連鎖化的社區普惠園。普惠園不另設食堂、行政管理人員、統一師資調配等,因此最大限度降低了成本。在普惠園每個孩子每月收費只有不到2000元,南通多數小家庭是能承受得起。目前立寶托育現已有普惠園10個,2022年末可提供普惠托位3000個。
托育機構另一個重要成本之一是房租。海門托幼中心,也是當地一家比較有名氣的托育機構。海門托幼中心負責人張瑾告訴記者,在政府支持下,1500平方米的托育用房是國企海鴻集團無償提供的,這省下一大筆費用。每個孩子每月在此的托育收費1800元,對于基層普通民眾來說是可以接受的,達到了普惠的目的。
張瑾說,此外,為了保證教育質量,海門區教育局支持托幼一體化發展,選派管理經驗豐富的公辦園園長到托育機構任職,因而保證了托幼質量。“我們發現上過托育班的孩子,性格都比較陽光、外向、合群,日后進入幼兒園后很快就適應集體生活,而沒有上過托育班的孩子,哭鬧的時間要久得多。”
這家醫院職工,有了自己的托育中心
江蘇省除了鼓勵社會資本外,還鼓勵單位辦托,為職工提供就近、放心的托育服務機構。工作忙碌、年輕職工多的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就租用了一家幼兒園的場地自己辦起托育機構——童元托育服務中心。
記者在童元托育服務中心看,5個幼兒正在老師帶領下,興致勃勃地玩搭積木、玩游戲……老師告訴記者,別看這些簡單的游戲,卻能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培養合作意識。
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黨委書記汪健介紹說,中心是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工會舉辦的非營利性托育機構,目的是為醫院職工提供0-3歲嬰幼兒公益性、非營利性的保育照護服務(全日制、半日制、臨時計時托管等)模式同時,并輻射相關學校、企業。
0--3歲嬰幼兒保健與早期綜合發展的服務內容、服務規范等,組織相關人員開發嬰幼兒服務課程,是蘇州市第一個備案的福利性托育機構,是蘇州衛生健康系統第一個公辦托育機構,也是蘇州市第一個醫育結合的典范托育機構。
“孩子放在這里解決我們大問題了。”說這話的是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職工張彧。張彧愛人是醫院護士,工作三班倒,因此孩子只能交給岳母帶,“岳母帶好是好,可缺點也非常明顯,就是不給孩子上規矩、溺愛。”因此,夫妻倆商定把孩子送到醫院自己辦的托育機構來。“孩子在這里,從早上入園測體溫、查手衛生、喝牛奶開始,到中午吃多少東西、做了什么游戲等,老師都會通過視頻方式,及時反饋給家長,因此孩子在這里我們非常放心。”
張彧告訴記者,孩子雖然還不到3歲,可表達能力、交流非常強,語言交流沒有任何問題,會唱生日歌、五星紅旗,甚至大小便都會自己脫褲子。“孩子入托家中老人也解放了,只在上下學時接送一下孩子,其它時間完全自由。”張彧說,每月3000元的費用比起找保姆好多、放心多了,對于雙職工家庭來說負擔不重。
高質量的托育服務,讓家長放心
過去經常說“窮有窮養,富有富養”,但隨著社會快速發展,現年輕家庭生寶寶再也不是“多雙筷子、添個碗”這么簡單,而是要精心養育,否則不少家庭寧愿不多生育。
0-3歲嬰幼兒,正處在語言、感統、手腳協調發育的關鍵階段,因此托育機構絕不是幼兒園的下沉或照搬,不能使用幼兒園教材,也不能照搬國外教材,因此“如何托”“怎么育”“教什么”值得從業人員進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索。
南通立寶托育堅持“生活即是學習”的理念,通過心理學、營養學、發育學等多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致力于建設涵蓋生理發育監護、心理成長呵護、日常安全照護等多個維度的保育目標體系,構建“家園一體”嬰幼兒照護閉環,幫助家長和孩子走出養育太過精致反而帶來免疫、運動、語言、社交缺陷的誤區,讓嬰幼兒在生活中自然地獲得感知覺協同發展和生心理健康發展。
蘇大附屬兒童醫院童元托育服務中心,目前有4位老師、5名保育員,大多為學前教育專業出身,保育師也都經過育嬰員、保育師的專業培訓,并經體檢合格后持證上崗,上崗前在醫院受過院感、隔離、中醫等相關知識,每個月要過來培訓心肺復蘇技能。每半個月一次開線上講課,提高師資照護嬰幼兒能力。
托育新鮮事,許多難題待求解
托育服務畢竟是近年來才興起的新鮮事,托育機構生存下來仍然面臨著許多困難,還需要更多的財政、政策支持。
目前多數托育機構以民辦為主,普遍存在經營困難問題。以海門托幼中心為例,春季高峰時最多可以的接收50多個孩子入托,收支尚能平衡。可到了秋季淡季,入托的孩子往往只有個位數,但水電氣費用一分不少,老師工資待遇也不能降。這種季節性、結構性現象普遍存在。
“中心示范園,光房租每年就近100萬元,此外還要聘請專職的老師,因此成本非常高,而入園的孩子數量不多。”南通立寶張小茱說,N個普惠園則通過政府牽線,社區給免費提供場地支持,這樣節約了一大筆開支。
據介紹,近年來政府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比如,蘇州市就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促進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對已經備案的社會辦普惠托育機構、品牌連鎖化發展的托育機構等給予資金支持。
蘇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沈潔介紹,目前蘇州有0-3歲以下嬰幼兒約35萬人,托育機構540多家,可提供托位2.7萬個。按照“十四五”發展規劃,其間要再投資4億元建設托育機構,到2025年蘇州市托位要達到6萬個左右,每個托位給予1萬元補助,每個托位每月給予一定運營補助。同時,在用水電方面給予民用的價格。
針對保育師資,蘇州給他們搭建成長的平臺、職業晉升的渠道,像幼兒園教師一樣可以評初、中、高級職稱,讓他們發展有盼頭。為了規范、引導托育機構向著良性發展,蘇州市考慮普惠托育機構行業協會,定期組織專家對托育機構檢查、評估,“好的可以評為三星級,差的評為一星級,星級不同收費標準不同、給予支持力度也不同,以促進良性發展。”
據專家介紹,發展托育服務是一項綜合性的、跨部門的工作,需要各相關部門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省多地正在探索發展多種形式嬰幼兒照護服務,以健全普惠托育服務體系為重點,擴大托育服務供給,提升托育服務水平,讓更多的年輕父母愿意生、敢生成為現實。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仲崇山
通訊員 沈大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