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南京再投265億元建設新型電力系統
倘若沒有電,無法想象現在的城市;倘若沒有電的升級,無從謀劃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明天。
迎接“雙碳”挑戰,能源供給結構將深度調整,燃煤火電占到七成的電力是改革關鍵。
一場“用電革命”在南京悄然推進。在“十三五”投入260億元的基礎上,“十四五”這座城市將再投入265億元改變電力來源,全面升級電網。
從2000多公里外四川白鶴灘數百米高的滔滔江水到抬頭向上捕捉陽光的一塊塊面板,從企業四處謀求綠電到家庭開始鋪設全電廚房,南京這座數十年來靠火電助推前行的城市開始迎向“綠電時代”。
需求催生交易市場
“在市場能夠滿足的條件下,我們期待公司將來的外購電力能夠達到100%綠電!”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揚巴公司)EHS、工程和維修部總經理單建華告訴記者。
三個多月前,揚巴公司完成了去年最后一筆綠電交易,去年全年共采購約1.5億千瓦時綠電,有效期至2022年底。按1千瓦時的電消耗0.38千克標準煤來算,1.5億千瓦時綠電可以省下5.7萬噸標準煤。揚巴如此大的綠電交易成交量在整個江蘇都罕有。揚巴公司是國內最大的中德合資化工企業,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滲透在企業發展的所有環節當中。早在去年初,揚巴公司就一次次向各級政府部門和電力企業表達企業對綠電的迫切需求,彼時全國尚未開展綠電交易。
在揚巴公司的堅持不懈和各級相關政府部門的努力協調之下,江蘇市場對綠色電力的需求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最終揚巴公司被列為江蘇省首批綠電交易試點企業之一。2021年9月7日,綠色電力交易在北京、廣州兩大電力交易中心平臺上同時進行,揚巴與中國廣核新能源江蘇分公司簽署了首筆綠色電力交易合同,認購電量1.07億千瓦時。
這意味著,從此以后,用電企業可以直接對接光伏、風電等發電企業,購買綠色電能,并獲得相應的綠色電力消費認證,這就打通了綠電供應端和綠電消費端,增強企業購買綠電的動力。
“我們完成了短期目標,但還有長期目標需要繼續努力。”作為一個大體量的一體化生產基地,揚巴公司對綠色能源有著長期需求,希望能盡最大可能利用綠色電力。而市場上能夠供給綠電的企業還很少。首筆交易后,揚巴公司繼續奔走在省內市場,完成約0.4億千瓦時的綠電采購。而在此過程中,揚巴公司也欣喜地看到很多能源企業加快制定投資綠電的計劃,南京、鹽城、南通、泰州等地都有能源企業在進一步開拓新能源市場。
位于六合區竹鎮鎮西北部蘇皖兩省交界處的華能六合風力發電項目,是南京市唯一一個風力發電項目。在華能江蘇清潔能源分公司南京運維站站長宋慧慧看來,綠電交易市場是個“現貨市場”,一手交錢、一手送電,風電企業極其看重這樣的資金流。
華能江蘇清潔能源分公司在江蘇省范圍內的風電裝機容量在296萬千瓦,每年可以發電幾十億千瓦時。“按照現行的可再生能源補貼政策,能夠拿到的補貼也能以億元計算,但讓新能源企業頭疼的是,補貼的發放時間并沒有個準頭。”宋慧慧說,企業的現金流背負著很大壓力。相比之下,在綠電交易市場,只要與采購企業完成交易,無需等待就能拿到實實在在的現金流,對于企業資金周轉極為重要。
去年秋天,多地拉閘限電,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限碳”只會趨緊,綠電被追捧。
另一個需要重視的實情是,綠電使用漸成國際市場準入門檻。隨著世界碳排放管理架構日趨明朗,不少國家在貿易排放機制、征收碳關稅等方面都出臺了相應政策。
產品低碳認證、碳足跡、碳標簽漸成趨勢,如一件衣物,若是碳足跡不符標準,便很快會在國際市場上失去競爭力。在全球的雙碳目標指引下,寶馬等許多跨國企業都有著未來百分百使用綠電的計劃。“我們的母公司中國石化和巴斯夫也都設立了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揚巴公司致力于成為行業轉型升級的先行者、可持續發展的引領者,希望通過我們的身體力行,推動全行業的綠色高質量發展”單建華說。
綠電激活產業新賽道
今年冬奧,“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廣為流傳。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26個場館,歷史性地首次實現100%綠色電能供應。張北可再生能源示范項目中所用智能風機的配套核心部件——風電主齒輪箱,全部由南京高速齒輪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高齒)自主研發生產。這家全球風電齒輪傳動領域的領軍企業,其風電齒輪傳動產品,已銷往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1年,南高齒產值創下歷史新高,較上年增長6%。
全國首個智能全感知變電站就誕生在南京。溧水區110千伏南門變電站,集合了智能感知元件、無線專網、邊緣物聯代理等前沿技術,相當于是24小時在線的供電“貼身醫生”。比如,傳統電網運檢耗時耗力,這個變電站啟用物聯網傳感器后,不間斷上傳數據至邊緣物聯代理進行分析,一旦發現問題,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還有南京的智能電網產業,入選首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南京提出到2025年,全市智能電網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
綠電市場方興未艾,與之相關的上下游及配套產業正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溧水的醫院正在引進深圳一家企業的“電管家”,可智能控制調節醫院所有電力設施,實現最優化用電。未來,“全電廚房”或將走進千家萬戶,廣闊的消費端正在電力市場開辟出一條條新賽道。
去年9月底開工建設,年底并網發電,位于老城鼓樓區、有著近70年歷史的南京汽輪電機廠,老廠房頂部裝上了最新的光伏電板。太陽一出,轉化的電能源源不斷地供向轟鳴的車間。“沒想到當時很多光伏發電企業找上門,都想吃下這塊‘蛋糕’,說明市場前景不錯。”該廠工會主席楊德順說。
該廠一期工程施工量達到了4.5萬平方米,二期還將建設3.6萬平方米。從空中看,格子狀的光伏發電板整齊排列,覆蓋了整個廠房頂部,在太陽底下閃閃發光,蔚為壯觀。楊德順說,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疊加,驅使著他們“折騰”老廠房上馬這一新興項目。“我們本身就在生產風力發電機部件并出口,對清潔能源的未來有深刻認識。”
在汽輪電機廠的能源消耗結構中,除了極少量的機油和柴油用于機器維護和實驗,剩下95%的能源都指向電力。“我們和光電企業合作,發出來的電優先供給我們使用,相應的電價也比正常的電網供電和直購電便宜。用不完的電,光電企業還可以繼續供給電網,雙方都樂意做這件事。”
新基建減少GDP碳排放
我國的能源消費中一直以煤炭為主,盡管比例不斷下降,2021年全年能源消費總量達到52.4億噸標準煤,煤炭消費量還是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6.0%;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的消費量比例在不斷地提高,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5.5%。
單南京而言,是能源消費大市,能源資源小市。全年用電680多億千瓦時,消耗標準煤2595多萬噸。水能、風能和光能等能源,可以成規模利用的比例極小。南京地區的風力條件不理想,整體被列為Ⅳ類風能資源區,且風能資源本身就不穩定,有大小年之分。宋慧慧介紹,在華能六合風力發電項目中,遇到大風年,該項目的全年發電量能達到9000萬千瓦時,目前看今年的風力情況尤其不好。
南京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裝機占比將提升至25%,今年開始在溧水、鼓樓等4個區推動整區分布式光伏試點。
新一輪電力基建來臨,火力發電廠紛紛布局,挖掘綠色能源資源,替代現有的傳統化石能源。“南京電力能源改革,這無疑讓傳統電廠振奮。”在大唐南京熱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戴強看來,可開發清潔能源資源就是一塊“香餑餑”。該公司以天然氣為燃料為溧水開發區32家企業供蒸汽。現在公司瞄準溧水整區光伏開發試點,計劃立足現有熱電聯產項目,推進光伏發電項目的開發建設,在本地打造冷熱電聯供的綜合能源供給模式,實現清潔能源與傳統能源互補的綠電運營模式,推動公司從熱電聯產發電企業到綜合能源服務商的轉變。
戴強介紹,公司所屬的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正在布局投資綠電資源開發,在江蘇全面推進新能源項目開發,走在全國前列。
在溧水分布式光伏試點項目中,大唐和華能、國開新能源三家能源央企同臺競技。“預計溧水全域可實現500兆瓦裝機容量,年發電量5至6億千瓦時。”溧水區發改委副主任胡承根說,在開發建設中主要分為工礦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公共建筑、保留村居民宅基地,自發自用、余額上網。胡承根介紹,村居民宅基地的光伏發電投入和收益比較低,但他強調開發企業必須兼顧“甜頭”和“硬骨頭”,做好統籌,“若進展順利,今年即可部分收效。”
不妨看一組南京市用電數據:2019年,總用電量620億千瓦時;2020年,總用電量632億千瓦時;2021年,總用電量683億千瓦時。近5年來,平均增速約5%。截至2021年底,南京區外來電占比已從0.5%增至約35%,其中清潔能源占區外來電的39%。
用電量持續增加,隨著國家引導工業、農業、交通、建設多領域電能替代,用電的需求還會大幅增加,綠電需求巨大。
面向“十四五”,南京提出常住人口突破千萬、經濟總量突破兩萬億的超大城市發展目標。在“雙碳”目標下,建設南京新型電力系統另一關鍵在于打通區外供應通道。
國網南京供電公司輸電網規劃管理專職人員吳罡認為,加快規劃建設綠電通道,加大省內、省外清潔能源的引入力度是當務之急。根據規劃,到2025年,區外受電能力將達到1700萬千瓦,區外來電占比達48%。公司擬從東西南北四個象限,引入省內、省外清潔能源。
一個好消息是,作為“西電東送”戰略部署的又一重要通道,白鶴灘—江蘇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預計6月投用,四川清潔水電送至江蘇負荷中心建成后將替代江蘇煤電裝機800萬千瓦,預計可減少江蘇燃煤約1400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542萬噸。
現階段,省內、省外清潔能源呈現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的大格局。“清潔能源基地均位于長江以北,而南京負荷主要集中在長江以南,南京亟需增強電網跨江輸送能力。”吳罡說,目前南京已建成秋藤—秦淮500千伏線路、三汊灣—龍王山500千伏線路、華能電廠—曉莊220千伏線路共3條過江通道,未來將全力打造“五橫四縱”綠電跨江“主干道”。
□ 本報記者 胡明峰 董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