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來論:對年輕人返鄉多些支持與期待
清蒸、下烹、攤晾,“95后”小伙柯進在大學畢業后回鄉傳承古法釀酒技術,不僅做好了自家祖傳的“柯家酒”,還借“網紅”模式帶動鄉村旅游;一條“玉米芯上種平菇”的短視頻爆紅網絡,源于“90后”視頻創作者王靜對輸出優質內容的始終堅持,回鄉9年的她帶領數百戶農戶增收;從育苗、種植到加工、銷售,“90后”姑娘何孝霞畢業后承包300畝地種植歐洲月季,經多年發展形成產業化運作模式,并帶動村民發展當地花卉行業……如今,越來越多人通過移動網絡關注這群年輕人和他們的家鄉,見證著他們在鄉土中扎根成長,也讓家鄉煥發新的發展活力。
如今提及農村、大山,仍有部分人為其打下條件艱苦、難求發展的標簽,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引發積極關注的同時也時常伴隨質疑聲音:去“小地方”發展會比在大城市好嗎?做這么“接地氣”的工作是不是“不務正業”“大材小用”?通常來說,這類聲音往往將年輕人返鄉后的多彩故事劃歸成一時熱情或沖動,并未深入探知過他們決心“回歸”的心路歷程,也不了解其扎根鄉村謀發展的底氣在哪里。
然而,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有的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振興家鄉而背起行囊;有的是在求學過程中發掘出家鄉發展的時代機遇;有的則是在歷經社會磨練后逐漸篤定心之所向……其實,無論是“回到夢開始的地方”還是堅持在外打拼,都是各自人生道路的思考選擇。如果僅憑陳舊觀念去為當代年輕人“劃定賽道”,恐怕已經跟不上他們敢想敢為的步伐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地方發展本就離不開人才匯聚,只有更多“年輕一輩”樂于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積極引領家鄉“老一輩”尋求發展機遇,雙方才能共同在時代大潮下發展得更快更好。一些地方的現實情況是,當地雖然有優質特色產業、發展實力與潛力巨大,但營銷思路保守、缺乏創新發展方向,還不具備市場競爭力。面對“有勁兒使不出”的發展癥結,其實就可以積極尋求返鄉年輕人的“后生力量”。比如回鄉傳承“柯家酒”的柯進,不僅把家鄉產業發展的“根脈”扎牢,還敏銳感知到當下零食市場發展趨勢,將當地食品特色聚焦到“自然”與“童年”,深深觸動了尋覓兒時滋味的消費者群體,順利帶領鄉親們尋找到了產業發展的“沃土”。這樣成功的案例說明,回鄉創業的年輕人更能帶著新鮮目光和視角去審視分析當地的長處與短板,或是立足當地特色、進一步發揮好“天然優勢”,或是提高站位、捕捉當地發展潛能和廣闊市場需求,將產業引入當地、為地方創新發展路徑。這個角度上講,年輕人既能成為家鄉情懷的“代言人”,也能作為時代潮流的“解碼人”。
“返鄉”熱潮中,一群年輕人愿意帶著回憶和感情在家鄉求發展,值得我們予以更多信任和期許。與此同時,也要客觀認識到,扎根創業、發展產業必然面臨資金、技術等大小困難,地方發展要迎來“飛躍”,不能只鼓勵期盼青年人才“用愛發電”,這就要求地方密切關注青年人才回鄉發展的切實意愿和訴求。一方面,需要因地制宜、著眼細處,為青年人才返鄉拓寬渠道、疏通關卡,以積極行動珍視其返鄉積極性;另一方面,地方更要努力推出切實可行的鼓勵及保障政策,在年輕人遭遇就業創業困難時“拉一把”“扶一把”,令更多人才真切看到地方發展的廣闊空間和人情溫度,讓一方水土一方人更有凝聚力。
如今,對于柯進、何孝霞們來說,無論這條打拼的路看起來“高大上”還是“接地氣”,這種腳踏實地的勇敢與堅持都值得大眾關注、尊重并鼓勵,也更需要各地予以充足重視和支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