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農田退水治理:“肥水”這樣不流“外人田”
田里的肥是農民的“寶”,但粗放施用、缺乏科學管控,肥水肆意排河,就成了生態環境治理的煩惱。今年3月召開的全省農田排灌系統生態化改造會議上,省生態環境廳對南通農田退水治理工作表示認可,并推薦給省內其他地區學習借鑒。
受水稻種植、強降雨等因素影響,夏秋水體進入斷面水質波動期。近日,記者走進南通農田退水治理一線,探尋“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訣竅。
河水變“肥”,病根在岸上
8月20日上午10時左右,海安市城東鎮品建村172鄉道旁,南通季和米業公司工作人員張磊坐在田邊,操控無人機向水稻田里噴灑除草劑。無人機馬達轟鳴,低空掠過,驚得田間數十只白鷺四散飛起。俯瞰之下,田塊規整連片,河網縱橫交錯,水岸青綠分明,一幅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畫卷徐徐鋪展。
“擱兩年前,你得捂著鼻子經過這兒。”品建村13組村民陳興俊指著眼前清爽整潔的高標準農田,向記者描述當年的樣子:2000多畝地被400多戶人家“分割”,到處都是棚戶房;幾乎每家都在田邊挖坑儲存畜禽糞肥,氣味惡臭難聞;夏收時,秸稈被堆在田頭河邊,高溫潮濕環境下容易腐爛變質;梅雨季,大雨一沖,田里生活生產污水混在一起、流進河道,水又黑又臭,河里的魚都翻了肚子。
相關研究顯示,農業面源污染主要來自種植業、畜禽養殖業、水產養殖業。水稻是我國種植業中播種面積最大的糧食品種,水稻生產過程產生的農田退水俗稱“肥水”,其中的肥料溶解水、秸稈浸泡水、土壤浸泡水等氮磷含量較高,是造成農業面源污染的原因之一。
大雨導致的水質滑坡,是很多農業地區面臨的共同問題。梅雨季過后,南通境內3條東西走向的主干河道——如泰運河、栟茶運河、北凌河沿線,綠意一天天濃郁起來。“田里肥水一下河,斷面水質就變差。”南通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介紹,水稻從種植到收獲,其間一般施肥4到5輪,灌排水主要集中在六七月,此時恰逢梅雨季,高強度降水加上農田退水,汛期往往是農田“肥水”最易外流污染河道的階段。去年7月,當地農田退水點位監測顯示,如泰運河流域沿線馬豐河豐利大橋監測點位總磷濃度為1.06毫克/升,超出汛期前監測濃度7.2倍,超出地表水Ⅲ類標準4.3倍。
水里問題,根在岸上。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表明,南通種植業總氮、總磷排放量分別達4625噸、487噸,占全市總排放量的51.3%、33.8%,農業面源污染是影響當地斷面水質的主要因素。水稻種植需大量引排水,水稻種植區往往是農業面源污染高發地和重災區。南通全市目前水稻種植面積約269.03萬畝,其中91.7%分布在海安、如皋、如東、通州等地。去年汛期水質溯源監測分析顯示,流經當地水稻主產區的如泰運河、栟茶運河、北凌河,河水中農業面源污染均為第一大污染源,占比分別達60%、69%、53%。
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期以來,農田經營主體分散,化肥農藥濫用,農田退水等種植業面源污染難收集、難治理、難監管,已嚴重制約江蘇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亟需攻堅突破。
因田施策,探索“減肥”方案
進入8月,每隔兩三天,海安市生態環境局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丁海濤,就要到栟茶運河沿線的品建村干流、支流內,采集水質數據。“最近一年多的水質監測數據穩定達到國家地表水Ⅲ類標準,說明當地農田退水治理起到了作用。”海安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科長邵燕平說。
位于品建村下游的栟茶河省考袁莊水站水質自動監測站數據顯示,去年6月8日至8月31日,總氮、總磷均值分別為0.46 毫克/升、0.398毫克/升,較2020年同期分別下降19.3%、37.7%。經測算,品建村農田退水實現零直排后,全年削減總氮排放約13.7噸、總磷排放約11噸。
一條河一年成功“減肥”24.7噸,是怎么做到的?2020年,品建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啟動,2100畝農田化零為整,交由種田大戶規模種植。記者在田間看到,不同于普通高標準農田,這里在田尾增設電動閘門,田間南北向開挖3條生態導流渠,每條渠分別與一座500立方米容量沼液池連通。
“‘肥水不外流’,靠的就是這套系統。”品建村黨總支書記姜小亮介紹,灌溉期、泡田期,排水閘關閉,農田退水不再外流河道,而是經生態導流渠收集后進入沼液池儲存,下次灌溉施肥時再取用,實現循環利用。該處農田退水治理項目總投入約1900萬元,一年節約復合肥用量34.3噸,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雙豐收”。
距離品建村30多公里外,一場雨后,南莫鎮朱樓橋村350畝農田周邊支流河道水位上漲約5厘米。“退水改道向北排入支流,不再直排南側干流河道。”南莫鎮鎮長蔡曉群介紹,當地去年投入150萬元,對地塊周邊支流實施改造,河內種植野茭白、馬蹄金、黃菖蒲等凈水植物,打造4公里長的生態緩沖區,利用現有河塘溝渠自然調蓄、凈化肥水。今年7月,朱樓橋國考斷面總氮、總磷均值分別為0.55毫克/升、0.148毫克/升,較去年同期分別降低43%、62%。
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確保“肥水不外流”,成為打贏碧水保衛戰的關鍵所在。根據省相關技術規范要求,農田退水治理即通過科學布局建設廢水收集池、生態調蓄塘、生態攔截溝渠、生態護坡等工程,實現“退水不直排、尾水不下河、養分再利用”。2020年起,南通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水利等部門聯合行動,在海安、如皋分別實施完成農田退水試點建設,面積分別為1.4萬畝、0.1萬畝,區域內農田退水經過導流凈化、循環利用,實現零直排。
“品建村結合高標準農田項目實施農田退水治理,每畝投入約5000元,相較于低標準農田投入減半;朱樓橋農田退水改造投入強度低,更適合地塊分散、體量較小的區域組織實施……”南通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處處長楊斌透露,南通分別針對高標準農田、低標準農田以及暫時不具備實施工程改造條件的農田等,探索多樣化“減肥方案”,因地制宜開展農田退水治理試點。試點地區輔以鼓勵大戶種植、推行測土配方施肥、減少直播水稻面積、提高秸稈離田比例,從根子上緩解“水肥”問題。據了解,江蘇常州等地通過農田尾水循環利用、生態溝渠建設,已實現總氮、總磷攔截率53.3%、27.7%,其他設區市今年均已陸續啟動相關試點工作。
源頭控制,安上“智慧大腦”
為西側地塊打完除草劑,張磊沿著田間小路,將路邊數個電子閥逐一打開,河水從暗管“嘩嘩”涌出,不一會兒,東側地塊就被灌了個遍。“后面不用這么麻煩,手機上摁一下就行。”張磊指著地塊西南角一棟兩層小樓向記者介紹,農業服務聯盟主體已完成施工,目前正在進行智慧系統裝配與調試,計劃9月底前竣工。
“這相當于為高標準農田安上‘智慧大腦’,通過源頭控制用水量,進而減少末端排放量。”海安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沈娟介紹,當地將打造數字化自動控制云平臺,在灌溉渠首安裝感應器,在無人值守情況下,通過感應田間水層深度,自行控制灌排設備開啟關閉,實現水稻田自動灌溉、排澇。
“農田智慧升級,是深化退水治理研究的基礎。”楊斌介紹,農田退水中的秸稈浸泡水、土壤浸泡水、肥料溶解水等,其中的氮磷物質來源占比、析出量隨時間變化規律、農作物吸收規律、最佳循環停留時間等,目前均缺乏系統研究和具體量化。下一步,南通將開展農田退水對水環境影響機制研究,重點分析氮磷降解機制及不同水生植物消納和去除氮磷的有效率,科學選定水生植物種類,確定排灌系統尾水停留時間等指標參數。
今年,江蘇計劃實施100個農田排灌系統生態化改造項目,改造面積42.9萬畝、總投資5.7億元。記者站在品建村幸福河南側看到,北側4000畝高標準農田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做好生態灌排系統建設準備。通州、如皋、如東等區縣均在同步推進農田退水治理工程,擴大試點范圍。
今年1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促進鄉村生態振興行動計劃》,重點任務第一條即“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在高標準生態農田建設試點基礎上,結合生態河道建設,穩步推進排灌系統生態化改造,促進農田生態環境改善,目標“到2025年,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確保‘肥水不流外人田’,仍需久久為功,走好科學治理這條路。”南通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程煒說,開展農田退水治理,推進生態農田建設,是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源頭治理、改善汛期水環境質量的關鍵舉措。當地農田退水治理試點工作剛剛起步,存在工程資金投入較大、抵御強降雨能力較弱以及農田退水對水環境影響研究不深、基層認識不統一等問題。今年,南通全市圍繞重點國考斷面上游區域,進一步加強農田退水氮磷研究監測,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已排定農田退水治理試點項目15個,覆蓋水稻種植面積約2.7萬畝,截至8月底相關主體工程已全部竣工,因地制宜、系統推進,為全省農田退水治理提供更加成熟、可供復制的經驗樣本。
□ 本報記者 賁 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