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啟動新一輪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驗收
“家有一老賽珍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近年來,江蘇把關心關愛老年人、建設高水平老年友好型社會當作重要民生工程來抓,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并涌現出一批優秀工作案例。近日,江蘇啟動新一輪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驗收工作。
適老改造,打造老人宜居小區
目前,江蘇省常住人口中60歲以上老年人達1974萬人、占比23.2%。據測算,“十四五”期末全省老年人占比將超過26%。江蘇計劃到2025年,全省1.3%的社區建成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到2035年,實現老年友好型社區全覆蓋。
揚州市邗江區竹西社區,一群老年人正在樹蔭下打牌、下棋、聊天,不時傳出陣陣笑聲。不遠處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內,乒乓球室、圖書室里也擠滿健身、閱讀的老人。在不少老年人的家中,社區為他們安裝了防滑地面、廁所扶手、緊急呼叫設備等,進一步降低老年人居家生活風險。
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竹西社區是個拆遷安置小區,也是揚州適老化改造的樣板小區。近年來,揚州以“小區+養老”“醫療+養老”“公園+養老”的“3+”理念布局養老服務設施,切實讓廣大老年人享有“身邊、家邊、周邊”的養老服務,探索適合揚州當地特點的“宜揚養老”模式,著力打造“頤養之城”。
揚州的做法是江蘇進行小區適老化改造的一個縮影。據介紹,省政府連續4年將“開展3萬戶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列入民生實事,今年將繼續完成3萬戶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任務,并為有需求的家庭新增1000張家庭養老照護床位,將專業照護服務延伸至老年人家庭,同時開展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員照護技能培訓,為不少于5萬名殘疾人提供輔具適配服務。
近年來,江蘇大力開展“社區安老”工程,已改造提升100多個具備日間照料、助餐助浴、全托服務等功能的標準化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并依托現有城市服務資源,改造提升500個社區長者助餐點。有些城市還推廣社區“銀發顧問”,試點養老服務“時間銀行”,激發互助養老內在活力。
幫辦培訓,助老跨越“數字鴻溝”
移動互聯網和數字經濟迅猛發展,給一些不會上網、不會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帶來極大困惑。為解決這部分老年人的數字化生活難題,全省多地想方設法填補橫亙在老年人面前的“數字鴻溝”,讓老年人搭上數字化經濟的快車。
老年人就醫不會使用自助掛號機是常見難題之一。“需要人工掛號的,請到這邊來!”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在門診大廳專門開辟“人工信息采集窗口”,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掛號,不會用微信、支付寶等繳費的老年人提供服務。該院副院長胡蓉告訴記者:“在化驗、繳費、取藥、檢查等各個環節,都對老人有優待。比如,70歲以上老人可優先取藥,檢驗科、B超室、收費窗口等也優先為老年人服務,并設置醒目標識。”
宿遷市圍繞老年人交通出行、網上消費、金融理財、辦事服務、文體活動等常規性生活服務內容,設置入門級、提高級、創新級3個級別的智能技術培訓班,確保老年人學有所得。宿城區教育部門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發動小學生爭做家里老年人智能技術運用的“小老師”,幫助老年人跟上時代步伐。
近年來,網上詐騙、非法集資等侵犯老年人權益的案件時有發生。徐州市云龍區打造“法護夕陽”老年維權網,及時回應處理老人相關訴求,做到流程簡化、服務便捷,對經濟有困難的老年人,依法減、緩、免相關法律服務費用,還經常組織法律工作者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切實處理好每一起涉老案件,為老年當事人排憂解難。
醫養結合,增進老人健康福祉
“吳奶奶最近感覺還好吧?我們來給您量血壓、測血糖。”近日,蘇州市吳江區橫扇衛生院江秧宏家庭醫生團隊成員再次來到80歲的吳蘭花家家訪。橫扇衛生院院長任鳴煒介紹,全院25名全科醫生組建了16支家庭醫生服務團隊,重點服務全鎮230多名失能、半失能老人。
吳江區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開展居家醫養結合工作探索,組建“1+4+N”特色團隊,實行網格化健康管理。“1”是指醫院組建一支居家醫療特色照護團隊,以家庭醫生為主導,醫聯體專家、全科護士、護理員、康復師、健康管理師、心理咨詢師、社會工作師等為組成人員;“4”是指團隊細分為醫療管理、護理照護、家庭藥師、健康扶貧4個小分隊;“N”指每個小分隊按職責與服務內容的不同配備若干名成員。這樣,老年人許多常見的健康問題都能獲得相關人員的上門服務。
健康是老年人最大的需求。記者從省衛健委了解到,江蘇近年來持續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加快老年醫院建設,每年新增老年醫院20家以上,預計到2025年,在全國率先實現“每個設區市設立1所以上三級老年醫院、人口超過50萬的縣(市、涉農區)設立1所二級以上老年醫院”的目標,目前已提前實現“十四五”末二級以上公立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比例達到85%的目標,老年醫學科成為綜合性醫院的“標配”。(仲崇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