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界分享中國經驗,全球濱海論壇會議在鹽城開幕
9月25日至27日,2023全球濱海論壇會議將在江蘇省鹽城市舉行。這次會議以“綠色低碳發展 共享生態濱海”為主題,吸引了國內外有關政府部門、地方政府、聯合國相關機構、有關國際組織、學術機構、企業、青年及婦女代表等出席。如此具有全球視野,世界關注的高水平論壇會議為何會落地鹽城舉辦?鹽城又是如何通過濕地保護成為“黃海明珠”?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將帶您“啟程”,更加深入了解鹽城,認識這里的人與物。
2023全球濱海論壇會議為什么會落地鹽城?
在2017年,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濕地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相繼通過全球決議,呼吁建立一個多利益相關方參與的全球濱海論壇,推動濱海生態系統和相關生境的保護、修復、管理和合理利用。
而就在2017年12月及次年11月,鹽城市人民政府牽頭創辦黃(渤)海濕地國際研討會,助力鹽城黃海濕地世界遺產申報工作,來自美國、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韓國等15個國家或地區的20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兩次會議成果豐碩,分別形成了《2017鹽城倡議》和《2018鹽城倡議》等成果文件,讓更多的國際組織代表和專家學者認識、熟悉了鹽城,并對鹽城黃海濕地的保護管理實踐給予了積極評價。
2019年7月5日,北京時間15時30分,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表決,由鹽城牽頭申請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獲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資格,成為江蘇唯一、中國第14個世界自然遺產。會議主持人是阿塞拜疆文化部長加拉耶夫,當他落槌通過這一結果時說道,“鹽城通過!祝賀中國!”
申遺成功后的鹽城依然繼續舉辦著黃(渤)海濕地國際研討會,但“全球濱海論壇”的種子卻在這片土壤悄悄萌芽。英國皇家鳥類協會首席政策官為代表的專家學者曾致信鹽城市政府,提議鹽城可以在倡議建立的“全球濱海網絡(論壇)”中發揮關鍵作用。第四屆黃(渤)海濱海濕地研討會上,國際組織代表和專家學者也一致呼吁“依托黃(渤)海濕地國際會議建設成為全球濱海論壇”。
到了2022年11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以下簡稱“COP14”)開幕式上致辭時強調“中國將推動國際交流合作,保護4條途經中國的候鳥遷飛通道……支持舉辦全球濱海論壇會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熱烈反響。于是COP14大會期間,自然資源部和國家林草局牽頭舉辦全球濱海論壇研討會邊會,宣布2023全球濱海論壇會議將在鹽城舉辦,邀請海內外嘉賓出席2023全球濱海論壇會議。
半城半濕地彰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鹽城擁有著我國首處“濱海濕地類世界自然遺產”和“國際濕地城市”兩張國際名片,是全國17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這里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的關鍵樞紐,建有丹頂鶴和麋鹿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鹽城582公里的海岸線、76.97萬公頃濕地上,每年約有300萬只候鳥在這里停歇、繁殖和越冬。
初到鹽城,你能很容易為這里的藍天所著迷,湖藍色的天空晚霞有時璀璨得像琥珀,透露出空氣中沒有任何雜質的訊息。數據統計顯示,多年來,鹽城的空氣質量持續保持全國前列,在全省屬于領先地位。這與鹽城長期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降碳、減排、擴綠有著密切聯系。
在鹽城的市區綠化中你能找到不少為鳥類預留的隙地。在城市的另一頭則有著兩個自然保護區,休養生息著麋鹿、丹頂鶴等多種瀕危野生動物。這一切顯得如此神奇,一座城市以“半城半濕地”的狀態存在著,人們與動物能夠和諧共處,共建家園。
游覽至鹽城黃海濕地時,樹木蔥郁的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鹽城濕地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會帶來生態綠地所特有的魅力。鹿鳴呦呦,鶴翔騰騰,是這片綠地上所孕育出的獨特風景。麋鹿又名“四不像”是中國傳統中的瑞獸,在晚清時本土滅絕。1986年,鹽城在大豐林場東南部建立麋鹿自然保護區,從英國復引了39只麋鹿,麋鹿在鹽城得以重新建立家園。
三十多年過去,麋鹿的種群數量已呈數十倍增長。截至今年5月,保護區內的麋鹿數量已增至7840只,占世界麋鹿總數的70%。在鹽城多年的努力和保護下,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成為世界占地面積最大的麋鹿自然保護區,擁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庫。鹽城的麋鹿重引入項目,曾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的《物種引進指南》認為是世界上138個物種重引入項目最成功的15個之一,為人類拯救瀕危物種提供了成功范例。
另一邊,鹽城濕地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建立于1983年,保護區有效保護了丹頂鶴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賴以生存的灘涂濕地生態系統。通過多年來的努力保護,保護區已成為沿海生物富集地區,保護著2600多種生物資源,占中國海岸帶生物物種總數的十分之一。如今保護區人工繁育的108只丹頂鶴已建立人工種群,每年還有約400-600只遷徙丹頂鶴來此越冬。
為了做好濕地保護,鹽城放棄了上萬公頃的圍墾開發機會,將這些土地建設成了功能各不相同的保護區。多年過去,實踐證明鹽城走上了一條兼顧著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快車道。既守護了經濟的長遠發展,也守護了生態保護成果的延續。
微記錄
濕地保護區中的“著名”老頭和默默科研的“90后”博士
鹽城擁有我國首處濱海濕地類世界自然遺產,著名的條子泥濕地保護區就位于鹽城東臺市沿海東北角,是世界自然遺產核心區。這里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潮間帶濕地,是全球最重要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之一。走進條子泥濕地保護區,你會感受到與城市截然不同的原始生態環境,在鳥鳴聲中靜下心,看到一個個努力投身保護的志愿者、科研人員的身影。
盼孩子回家的大家長:“晚了幾天,勺嘴鷸還是來了!”
凌晨3點半,61歲的李東明就已起床收拾起今天拍鳥觀鳥的設備。李東明是鳥類攝影愛好者,同時也是條子泥濕地保護區最“著名”的鳥類調查志愿者。4點準時,李東明駕駛著一輛年頭已久的面包車到了記者所在的酒店樓下。記者循著面包車的光亮與李東明一起踏上了去往條子泥濕地保護區北側的川水灣。川水灣是當前東臺重點修復的海岸帶濕地,覆蓋面積達1.9萬畝,預計完工后將為成千上萬只鳥類提供繁衍生息的“新家園”。
車子從黑夜中逐漸駛向泛著紅色光亮的海邊,早晨5點,記者抵達了川水灣海岸帶濕地修復項目現場。李東明一邊從車上拿出相機、無人機等設備,一邊告訴記者,“川水灣曾是一片很大的圍墾養殖魚塘,現在在政府的推動下開展生態修復后,鳥兒們都不用引導,自己就會來到這里休息。”記者現場看到,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個地方都沒留下魚塘圍墾的痕跡,一切恢復得宛如天然形成般。
“做鳥類調查主要的工作有記錄鳥的種類、數量,給鳥拍標準像等等工作?!睂τ诶顤|明來說,他最期待觀察到的鳥類就是如今成為鹽城標志和代表的勺嘴鷸,“每年我都期待著觀察到EJ、88、M8這幾只勺嘴鷸,它們我每年都能見到。但今年該觀察到他們的時候卻遲遲沒有找到,我就非常擔心它們是不是出什么事了?!?/p>
勺嘴鷸是種嘴巴呈勺子狀的小海鳥,每年遷徙季都會途經鹽城并停留3個月左右。李東明在觀鳥中通過旗標記住了多只勺嘴鷸,每年都期盼著他們回家,“它們就像自己家小孩一樣,你總盼著能見到他們。”8月初,闊別已久的勺子鷸EJ、88、M8等仿佛放了暑假的孩子般,懂事地回到了條子泥,和期待它們已久的“老父親”碰面,讓李東明開心了好久。
條子泥濕地保護區作為世界自然遺產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核心區,申遺成功后陸續建設成了“720”高地、1500畝黑嘴鷗繁殖區、一萬畝候鳥高潮位棲息地等保護項目,讓大量遷徙的候鳥有了家園。李東明是整個申遺過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申遺前他總想著要趕在物種滅絕前能多記錄一些鳥類,申遺后他卻能開心向記者介紹,今年條子泥已觀察到412種鳥類,1560只小青腳鷸,近萬頭麋鹿。
早晨6點,破曉的朝陽紅彤彤升起,鳥兒們聚在川水灣捕食嬉戲。李東明和記者的相機中留下了許多鳥類的身影,通過航拍還能看到不遠處有成群的麋鹿在涉水奔跑。返程路上,李東明告訴記者,自己十多年來拍壞了多臺相機,存滿了十幾個硬盤,花費了上百萬元,但他覺得值得。
沿途,記者看到1500畝黑嘴鷗繁殖區、720畝高潮位候鳥棲息地里也有著大量多種多樣的鳥類。鳥群們用腳投票選擇了這塊土地,這塊土地的人們也最大限度地寵愛著鳥群。像李東明一樣的志愿者、科考人員也開始在朝霞中忙碌,生態修復不僅關乎著他們,也關乎著每一個人。
與互花米草共同“成長”的女博士:“想讓大家知道它可以利用”
互花米草有著強大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在上個世紀引入我國后很快便在沿海灘涂上形成碾壓原生植被生長的態勢,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破壞了灘涂上底棲生物生活環境,影響了漁民在灘涂上養殖,也間接影響了生活在灘涂上的鳥群失去食物,危及生態系統的穩定。
“90后”復旦大學博士魏潔的主要研究對象就是互花米草。今年剛和愛情長跑多年的丈夫結婚的魏潔,婚后不久就在夏季酷暑天氣里來到鹽城條子泥濕地保護區,開展互花米草的碳匯研究。她告訴記者,夏季是互花米草氣體排放最活躍的時候,也是科研考察的最佳時機。
“我是去年才轉換的研究方向,現在研究互花米草碳匯的課題契合了國家‘碳中和’發展戰略,讓我在枯燥的學術研究中有了價值感。我主要研究的就是互花米草在自然死亡和被利用起來的不同情況下,碳匯環保程度對比。這些研究是目前所欠缺的,人們至今還沒能完整了解互花米草的特性和價值。”記者注意到,這名個子不高的四川姑娘聊起科研話題時,會拋去所有對陌生人的拘謹滔滔不絕地講述,仿佛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理解這項科研的意義。
下午3點,記者跟隨魏潔一同去往互花米草泛濫的區域,進行科研數據采集。路上記者看到了條子泥的灘涂上有著不少工程機械在作業,成片的互花米草被割斷、鏟除、掩蓋到土壤下面。魏潔介紹道,“這是目前最有效的互花米草治理方式,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過些年互花米草還是容易再長回來。”
想測量互花米草氣體排放,首先就要把測量容器組裝并緊密套在互花米草上。因為正是下午最熱的時刻,抵達采集區域后,魏潔的每一項操作都顯得不易。她將采集容器拼裝設置好后,每隔10分鐘,魏潔就會用氣袋采集一次氣體,采集三組后才算完成一次氣體排放速率采集。氣體采集過程中,魏潔還要用鐵鍬挖一株互花米草樣本,用于后續實驗室測試。
只見她整個人站在特制的鐵鍬上,費力將互花米草連周圍土壤挖起,再裝入袋子中。同時她還需要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樣品,用儀器測量土壤電導率。記者跟隨魏潔采集的半個小時里,渾身冒汗氣喘吁吁,很難想象這樣的工作是一名女博士的科研日常。談起科研的辛苦,魏潔淡淡說道,“我平等地尊重每一個科研人員,大家都很辛苦?!?/p>
讓魏潔堅持做下去的動力,就是她對互花米草研究的價值認同。魏潔希望能夠將互花米草研究透,發掘出它在固碳方面的作用,幫助國家更好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我最大的目標和夢想,就是能證明互花米草的利用價值,讓人們不是單方面投入資源去處理它,而是從中獲得價值。”(陳燃 李子佳 馮晨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