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湖濱新區:護航“夜經濟” 呵護“大民生”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江蘇省宿遷市湖濱新區駱馬湖畔火熱的夜生活拉開序幕。據統計,春節假期,30多萬人來到駱馬湖沙灘夜市,除夕夜有攤位兩千多個,旅游收入近億元……逢年過節到湖濱新區旅游消費、燃放煙花已成為宿遷及周邊老百姓的共識和習慣,這也為當地群眾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推動“零亂經營”安家夜市
2022年5月,駱馬湖畔每晚自發聚集大量的商販游客,且規模越來越大。在人氣聚集的同時,管理難題也隨之而來。有人反映夜市亂象多,有人稱需要這樣的“煙火氣”,是去是留,群眾意見不一、網民爭論不休。
區位優勢備受青睞,群眾需求非常強烈,一味地堵或放都無法解決問題。夜市怎么布局?如何管理?壓力給到了湖濱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夜經濟’是群眾創收的重要抓手,一個小小的攤位,可能就是一個家庭的收入來源,就是孫子孫女的書包和學費。”湖濱新區黨工委書記張先彥多次到現場調研,了解群眾訴求、廣泛征求意見,“‘夜經濟’既滿足了群眾消費需求,也繁榮了旅游市場,給湖濱百姓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必須要保留好、管理好、發展好。”
該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磊也多次召開現場推進會,推動劃行規市、秩序維護、安全檢查等工作,會辦解決相關問題,讓駱馬湖“夜經濟”凸顯湖濱特色。經過學習考察、會商會辦,湖濱新區實施了一系列人性化管理舉措,確保既留住城市“煙火氣”,又兼顧文明、安全、環保,讓小攤小販在夜市“安家”。
“駱馬湖沙灘夜市穩定后,我們這些流動小攤有了‘安家之所’。”美食攤主張先生介紹,隨著駱馬湖旅游度假區知名度的不斷提升,來這邊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尤其是節假日,每天收入可達六千元左右。
以創新活力釋放長久熱度
近年來,湖濱新區將發展“夜經濟”作為促消費、穩增長的重要抓手,不斷豐富業態模式、融入新元素,激發消費潛力。從羅曼園到沙灘公園,駱馬湖東岸沿線連為一體,逐漸成為融旅游、購物、飲食、住宿、文化、娛樂、體育等多元消費的新業態。魚頭餃子、乾隆貢酥、剪紙、鋁編……一大波非遺文化傳承人攜好物“出攤”,通過現場制作、美食品嘗、非遺文化體驗等方式向市民、游客展示魅力,用文化為“夜經濟”賦能。
該地區定期舉辦駱馬湖國際沙雕節、音樂季、K歌大賽、無人機表演、燈光秀、焰火秀等文旅活動,“夜經濟”與文旅碰撞出激情的火花,釋放出了持久熱度。湖濱新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負責人介紹,今年春節假期,游客為了更好地逛夜市、看煙花,沿湖酒店出現了“一房難求”的現象。
去年5月,宿遷駱馬湖旅游度假區成功創成“國家級”,駱馬湖夜市作為度假區重要夜游板塊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元旦和春節假期,駱馬湖畔從白天到晚上車流不斷、人流如織,創成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后,這里比以往更加熱鬧了。”攤主吳浩在摩天輪夜市擺地攤套圈,春節假期,他每天接待顧客四百多人。
“逛夜市時,警察同志、城管隊員和志愿者就在我們身邊巡邏執勤,真的覺得安全感滿滿。”一位逛夜市的群眾說道。“攤點不走、城管不撤,人員不散、警燈不滅”已成為駱馬湖沙灘夜市的新常態。據悉,湖濱新區還成立了分工明確的夜市管理指揮體系,并利用大數據信息化技術科學有效做好指揮調度,同時注重安全和環保工作。現在,駱馬湖畔平均每晚接待游客數萬人次,全區旅游從業人數已達2萬余人,人均年收入近4萬元,“時時就業、處處就業、人人就業”目標進一步實現。
張先彥表示,湖濱新區將圍繞高水平推進全市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基地建設,打造“夜經濟IP”,推動與文旅活動、數字技術的創新融合,加強與市區、新沂窯灣等周邊業態聯動,促進消費提質升級,發展更有高度、更有深度、更有溫度、更有特色的湖濱“夜經濟”。(劉登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