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文化說|青年演員“潑天流量”中的戲曲文化創新
陳麗君、何青青同臺演出。揚州市委網信辦供圖
“運河情,傳千載,神州韻,唱念做打寫春秋……”6月22日晚,在“何以中國·運載千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中,京劇、昆曲、越劇等名家和青年演員同臺獻藝。舞臺上,“寶玉”陳麗君風度翩翩,一身白色“新中式”西裝襯得身旁扮演“林妹妹”的何青青嬌憨可人。
同屬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青年女演員,小生陳麗君和花旦何青青,在十余年日復一日唱念做打的練習里,逐漸走進觀眾視野中。
去年8月,一段“賈廷抱著金鑲玉轉圈圈”的短視頻,讓演員們人氣大漲,也讓《新龍門客?!愤@部創新改編的越劇一票難求。首場網絡直播,吸引了925萬人次觀看,每場演出的上座率近乎100%。
《新龍門客?!返谋穑屨Q生于運河之畔、因運河之水而繁榮百年的劇種,再次成為時尚而頻頻出圈。背后的原因,離不開“創新”二字——該劇打破了傳統的“約束”,大膽融入“新國風”和“環境式戲劇”,這樣的創新,為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越劇體驗。
“以前的越劇,舞臺離觀眾很遠,演員的表情和動作都比較夸張。但現在我們需要‘收’著演?!焙吻嗲嘣凇缎慢堥T客?!分邪缪荨扒衲浴?,她認為,“環境式戲劇”讓觀眾席和舞臺處于同一間“客棧”里,觀眾和演員近在咫尺,“觀眾和演員在空間上更近了,在心理上也更近了。”
陳麗君、何青青和戲曲名家同臺獻藝。揚州市委網信辦供圖
上世紀80年代初,越劇面臨著“四個花旦兩百歲,三個老生兩顆牙”的人才窘境。為此,浙江省文化部門選拔出28位青年新秀,組成的“浙江越劇小百花赴港演出團”,在港14天連演15場,醇厚的唱腔、扎實的功底征服了香港觀眾,“浙江小百花”一時享譽香江。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成立,被業內視為一次標志性的改革事件。這種人才制度上的創新,改變了越劇的發展格局,也讓創新融進了越劇的方方面面。
技藝上,越劇兼容了川劇的“褶子功”,讓觀眾看到《西廂記》里張生收獲愛情后的狂喜;題材上,將莎士比亞與湯顯祖兩位戲劇大師的作品有機融合,創作出越劇《寇流蘭與杜麗娘》;表演上,臺上臺下開始互動,《新龍門客?!防锏难輪T還會給觀眾玩“現掛”。
跨界嘗試是傳統文化與當下潮流的碰撞。陳麗君坦言,“戲曲需要傳承更需要傳播,作為青年演員,我們需要勇于去打破邊界?!?/p>
從機制創新到形式突破,從創作到表演,越劇對創新一以貫之的追求,不僅為傳統戲曲帶來了巨大流量,帶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關注傳統文化,也讓人們看到了大運河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
在陳麗君看來,“真正引發這波流量的,是因為傳統文化的陶冶,在我們身上留下了痕跡”,相信在傳統文化的魅力之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波流量會轉變成“留量”。
數千年前,戲劇因運河而盛;數千年后,戲劇在運河畔講述著創新傳承的新故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