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文化說 | 馬伯庸:講好新時代大運河故事,最需要找到古今的共鳴之處
江楠 梁明
2024年06月25日17:05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6月22日晚,“何以中國·運載千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江蘇揚州啟動,作家馬伯庸在接受采訪時說,《兩京十五日》這部小說就是以明代大運河為主題,講述太子朱瞻基在15天內沿運河一路從南京趕到北京的故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馬伯庸說,除了要從文獻上尋找大運河的痕跡,也要站在古人曾經站過的地方,看看古人曾經看到的風景,與他們產生共鳴。也正是在尋訪的過程中,馬伯庸深深地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山東濟寧的南旺分水樞紐工程。
南旺分水樞紐工程位于中國大運河的最高點,被稱為“水脊”。在缺少引水工具的古代,原本是很難把水翻過這條山脊去的。為了古人的這個巧思,馬伯庸特地在小說里加了一段情節。他笑稱,這段情節是“為了這點醋,包了一頓餃子”。
諸如此類在歷史、現實和小說之間的藝術處理,還有不少。“如果看到現實中的大運河時,大家能想起書里的一些情節,就完成了書與現實的連接。‘原來如此’的共鳴,會加深讀者對大運河的感情。”馬伯庸說,講好新時代大運河故事,最需要的就是要找到古今的共鳴之處,我們需要去挖掘古人曾經做過的事情,他們曾經產生的思考,以及跟我們現在是如何連接的。
通過書籍,人們可以完成對古代大運河的想象,但大運河的生命力不止于此。在古代,通過大運河航運,塞北軍官能用南方的鐵礦鍛造兵器,使用沿海的藥材療傷。如今,運河的蘇北段,仍然是北煤南運的重要通道,每年航運量在3億噸以上。
馬伯庸認為,當普通人都能夠通過大運河接觸到國家的各個角落和物產時,他自然會對國家、對文明產生認同感,形成凝聚力。
(責編:耿志超、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