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觸手可及 江蘇法律援助案件數量多年來位居全國前列
盧光(化名)是無錫某平臺的外賣騎手,今年40歲出頭。前不久,他打贏了一場官司,拿到2萬多元賠償。他說:“肩上的擔子明顯輕了。”
兩年前,盧光被同為外賣小哥的王化(化名)撞傷,雖然交警認定王化負全責,但盧光沒拿到一分錢賠償,原因是對方外賣公司、保險公司都不愿賠。盧光向無錫市梁溪區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后指派上海君瀾(無錫)律師事務所律師徐堅辦理該案。
徐堅陪著盧光上法院、跑鑒定,拿到一份認定誤工期60天、護理期30天、營養期30天的鑒定報告。法庭上,面對保險公司的辯解,徐堅據理力爭,最終幫盧光拿到全額賠償。
讓困難群眾享受免費法律服務,是法律援助制度設立的初心。近年來,我省依法擴大法律援助范圍,健全覆蓋城鄉的便民服務網絡,有效解決困難群眾在法律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我省法律援助案件數量近年來始終位居全國前列,常住人口受援率穩定在萬分之十以上。2021年以來,全省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43.4萬余件。
9月27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江蘇省法律援助條例》。翻開《條例》,適當擴大法律援助范圍,低收入群體法律援助全覆蓋,設置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者聯絡點……一項項近年探索出的新經驗、新成果入法,形成法治硬約束,群眾法治獲得感越來越有保障。
一路走來,制度不斷完善的背后,是江蘇法律援助工作向深處發力——
連續5年實施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在全省開展“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動;
全省13個設區市全部將經濟困難認定標準由本地低保標準調整為“最低工資”標準,實現全省低收入群體法律援助全覆蓋;
案件類型從傳統的勞動仲裁以及訴訟一審、二審程序案件,逐步向死刑復核案件、申訴案件、執行案件拓展,著力實現對困難群眾合法權益的全面保護……
法援辦理的大多是小案,但小案件里也有大民生。20年來,省司法廳每年從眾多案件中評選出法律援助十大優秀案件和十大好案件。細讀案卷,記者看到了一個個普通人公平正義得到伸張的過程:
網約車司機葉文(化名)的勞動關系被公司強制轉為租賃關系,一氣之下把車停在遠郊,公司以此為由將其開除。南京市棲霞區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江蘇臣功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熠和北京市東衛(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馬長燕承辦此案。經十幾輪溝通后,葉文在內的多名司機與公司達成和解,公司支付其經濟補償金共計30余萬元。
大學生倪希(化名)暑假到某健身中心兼職,口頭約定的工資一直無法兌現。在勞動關系證據不足且健身中心撇清關系情況下,江蘇立賢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文娟深入調查發現關鍵證據,法院判決支持倪希訴求,倪希拿到全部報酬。
李真(化名)工作時被航吊壓傷右肢,公司拒付治療費,邳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江蘇景來律師事務所律師胡傳文幫助李真獲得全額賠償及兩萬余元利息。
“法律援助要讓有需要的群眾觸手可及,就得織起一張近在咫尺的服務網絡。”省司法廳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鳳友說,近年來,各地法援機構依托法院、檢察院和民政、勞動仲裁、人社、婦聯、殘聯等重點民生部門廣泛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法律需求旺盛、矛盾糾紛易發的村(社區)設立法律援助聯絡點。截至8月,全省建成工作站1443個、聯絡點18333個,站點覆蓋率達到92.7%,基層法律援助的便捷性、可及性進一步增強,服務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揚州市廣陵區狀元巷一戶院落里,孔尚(化名)和梁衡(化名)比鄰而居50年。兩家共用大門,且孔尚進出須從梁衡家堂屋通行,雙方不時發生口角。去年11月,梁衡翻修大門,更換了鑰匙,孔尚拿不到新鑰匙,出行成了問題。孔尚通過社區法律援助聯絡點,找到廣陵區法律援助中心。中心受理并指派江蘇華朋律師事務所律師吳升承辦案件。吳升了解案情、調取證據,并進行調解無果后,協助孔尚一紙訴狀將梁衡告到法院。今年7月12日,廣陵區法院判決支持孔尚的訴求,梁衡將大門鑰匙交到孔尚手里。
揚州市廣陵區司法局局長劉娟說,廣陵區建立貫通區、鎮、村三級的法律援助實體平臺,還加強與法院、人社、民政等單位有效銜接,建立完善信息通報、聯動響應、案件流轉機制,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
在多年司法部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估中,我省案件優良率連續位居全國前列。省司法廳一級巡視員張亦軍說,我省通過專項檢查、隨機抽查、庭審旁聽、回訪受援人、同行評估等方式加強日常監督指導,并常態化開展案件質量監管,不斷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辦理質效。(倪方方)
來源:新華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