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a级毛片出奶水a,人妻少妇中文字乱码,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播放,日韩精品亚洲一区在线综合

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

紅色中國·江蘇印記

革命舊址尋訪|從“七戰七捷”到“七天七夜”

江楠
2024年10月12日06:48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物局聯合人民網江蘇頻道,開展“紅色中國·江蘇印記”革命舊址尋訪系列活動。值此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今年的尋訪活動主題聚焦“追尋革命足跡 凝聚奮進力量”。人民網采訪團隊陸續走進我國百年近代史上30多處革命文物文保單位,本次尋訪的是和蘇中戰役、宿北大戰相關的三處。

“78年前,華中野戰軍在這里打響了蘇中戰役,歷時45天,七戰七捷?!备S著講解員的腳步,江蘇南通海安市胡集街道周吳村的黨員們來到蘇中七戰七捷紀念碑前瞻仰學習。

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后,國民黨軍以重兵進攻華東解放區,中共中央指揮華中野戰軍、山東野戰軍發起反擊作戰,相繼取得蘇中戰役與宿北大戰的勝利,成為扭轉華東戰局的轉折點。

烽火已成云煙,歷史不曾遠去。不論刺刀狀的紀念碑,山洞里的指揮所,還是莊嚴的烈士陵園,都是解放戰爭歷史的見證,也是留給子孫后代的永久印記。

海安市人社局黨員在蘇中七戰七捷紀念碑下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受訪者供圖

海安市人社局黨員在蘇中七戰七捷紀念碑下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受訪者供圖

“刺刀”破蒼穹

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位于海安市中心,遠遠就能看見一柄古銅色的“刺刀”巍巍聳立,這就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蘇中七戰七捷紀念碑。主碑高27米,天然花崗巖砌成的碑身,在陽光照耀下如烏金般锃亮。

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粟裕、譚震林指揮華中野戰軍同優勢敵人連續進行七次戰斗,共殲滅國民黨軍5萬余人,占進犯蘇中解放區總兵力的4成。戰役結束后,延安總部盛贊這一戰役“七戰七捷”。

1986年,南京軍區聯合江蘇省委、省政府在當年蘇中戰役的指揮中心修建了蘇中七戰七捷紀念碑。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則是原來的“蘇中七戰七捷紀念碑管理處”,1998年更為現名。

行至碑下,仰望碑尖,高大銳利的碑身帶來強烈的視覺震撼,讓人感受到當年我軍指戰員浴血奮戰、馳騁戰場的英雄氣概。

“727個字的碑文,雕刻在弧形的花崗巖上,寓意七戰七捷的偉大勝利;碑基四周有7個幾何形的坑穴,寓意新四軍指戰員在7個戰場上留下的足跡;主碑四周筑有7道鏨假石擋土墻,寓意新四軍似銅墻鐵壁、堅不可摧……”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副館長尤憶雯介紹道。

碑體的獨特設計,給維保帶來了一定挑戰。2015年,紀念館對七戰七捷紀念碑進行過一次全面大修。尤憶雯介紹,由于碑體四周凹凸不平且略帶傾斜,傳統腳手架難以直接搭設,維保團隊就創新方法,采用特制裝置,層層遞進,細致入微地進行檢修作業。

現而今,紀念館已引入無人機巡檢等技術手段,通過高空視角精準監測碑體狀況,及時發現并處理可能存在的破損、開裂等問題?!耙钥萍贾κ刈o這份紅色記憶,讓歷史的光輝更加璀璨?!庇葢涼┱f。

2021年,蘇中七戰七捷紀念碑入選首批“100個江蘇紅色地名”和全國“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成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陣地。目前,每年接待參觀者達30余萬人次。

宿北大戰前沿指揮所舊址。人民網 江楠攝

宿北大戰前沿指揮所舊址。人民網 江楠攝

運籌山洞中

徐州新沂市,馬陵山層巒疊嶂,草木蔥蘢。沿著蜿蜒的山路向上,一個四四方方的山洞隱匿在崖壁之中,這里是宿北大戰前沿指揮所舊址,1982年3月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掌握戰爭主動權,1946年9月,中共中央同意剛剛取得“七戰七捷”的華中野戰軍與山東野戰軍集中行動,宿北大戰是兩軍聯合作戰后全殲國民黨整編師的一次經典戰役。

山洞僅6平方米,墻上的凹洞中放著兩盞煤油燈,石壁上仍保留著被油燈熏過的痕跡。洞壁上的凹孔清晰可見,當年用作懸掛行軍作戰圖。

“宿北大戰歷時七天七夜,前兩天兩夜指揮所設在山腳下的村民家里,后轉移至此?!睋乱蜀R陵山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錄歌介紹,此洞名為“三仙洞”,低于地面近10米,子彈從各個角度都打不進來,在地形上屬于射擊盲點。據了解,宿北大戰共殲敵2.1萬余人,開創了解放戰爭以來我軍一次作戰殲敵最多的紀錄。

1991年,新沂市開始對馬陵山進行保護性開發,1998年底成立了馬陵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在管理單位的保護下,宿北大戰前沿指揮所舊址很大程度上恢復了原貌。由于本就暴露在山野之中,山洞難免留下風雕雨蝕的痕跡?!安贿^,這些痕跡反而讓舊址更生動、更真實地反映出戰爭時期條件的艱苦和軍民的頑強?!鄙垆浉枵f。

如今,馬陵山風景區已成為江蘇省黨史教育基地,宿北大戰前沿指揮所舊址也成了游客到當地打卡的紅色景點之一。附近學校的師生們還把課堂“搬進”了紅色舊址,實地感受革命精神。“秋季開學沒多久,已經有多所學校預約了這里的研學行程?!鄙垆浉枵f。

宿北大戰烈士陵園里的烈士墓碑。人民網 江楠攝

宿北大戰烈士陵園里的烈士墓碑。人民網 江楠攝

墓園祭英魂

馬陵山東南方向約30公里處,是宿遷市宿豫區來龍鎮,這里是當年宿北大戰的主戰場。坐落于此的宿北大戰烈士陵園里,松柏蒼翠,一方方墓碑上紅星閃耀。

宿北大戰烈士陵園原名小蔡集烈士陵園,1950年,由原宿遷縣政府在主戰場東南面的小蔡集附近建設而成,2019年3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至今已完成三次較大規模的改擴建。

“第一次擴建后,陵園的規模并不大,能夠安葬的烈士也不多?!彼拊^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孫宗亞介紹,為了讓更多烈士安息,2011年,陵園又進行了修繕擴建,共遷移安葬散葬烈士163名;2019年,宿豫區啟動實施陵園整體提升改造工程,主要是以宿北大戰烈士陵園為依托,建成宿北大戰遺址公園。

據介紹,公園南區以“戰壕”的形式展現宿北大戰的戰斗過程及歷史意義,并在原有墓區基礎上修建了祭奠區;北區則以戰斗場景及遺址復原為主,配套建設了紅色傳承館、來龍庵、峰山戰斗場景復原等設施。

改造后的宿北大戰遺址公園,成了集黨性教育、青少年研學、鄉村旅游等為一體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年接待游客量達5萬余人次。“來訪者中烈屬只占少數,更多的是前來瞻仰參訪紀念設施、接受紅色教育的各界人士。”孫宗亞說。

巍巍青山埋忠骨,朵朵白花祭英魂。據統計,在宿北大戰中犧牲的烈士達2191人,其中安葬在這里的有1831人,核實有姓名的為1143人。近年來,當地積極向社會各界征集“烈士尋親”線索,已先后為83位烈士找到了親人。

(責編:張鑫、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