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到昆山追戲 在昆山演戲
《人民日報》2024年10月31日20版 版面截圖
昆曲小鎮的表演。
昆山當代昆劇院的排練現場。
昆山戲曲百戲博物館外景。以上圖片均為昆山市融媒體中心提供
原題:到昆山追戲 在昆山演戲(藝近人和)
核心閱讀
昆山作為“百戲之祖”昆曲的發源地,舉辦了6屆戲曲百戲(昆山)盛典。一個個戲曲傳播平臺在昆山涌現,鄉鎮建起惠民劇場,村里搭起百姓戲臺,“雅到極致”的昆曲已融入昆山人的日常生活。到昆山追戲,在昆山演戲,成為一種時尚。
在燈光璀璨的劇院里,在粉墻黛瓦的昆曲小鎮上,在風景如畫的田園鄉村,看戲與學戲融入昆山人的日常生活,戲曲藝術滋養著這座古老與現代交相輝映的城市。
江蘇昆山作為“百戲之祖”昆曲的發源地,舉辦了6屆戲曲百戲(昆山)盛典,各劇種的戲曲名家、老少戲迷慕名而來、絡繹不絕。到昆山追戲,在昆山演戲,成為一種時尚。
“雅到極致”的昆曲,融入昆山人的日常生活
“文辭美、聲腔美、身段美、服飾美……”說起昆曲之美,54歲的昆山玉山鎮人金長英如數家珍。金長英回憶,小時候看一場昆曲,常常要跑到幾十公里外的蘇州老城區,而現在只要坐兩站地鐵,就可以到昆山梁辰魚昆曲劇場里一飽眼福。戲曲百戲(昆山)盛典從2018年開始舉辦,全國300多個劇種以及木偶劇、皮影戲在昆山實現“大團圓”,讓戲迷們過足戲癮。“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這么多好戲,真是大開眼界。”看戲之余,金長英跟著民間戲曲演員學唱戲。昆曲太難,就從簡單的劇種學起,行頭都是自己買。1000多元一套的水袖服裝,她買了好幾套。
在昆山,像金長英這樣的戲迷有很多。對他們來說,聽戲、看戲是一種生活方式。一天的生活從唱晨曲、聽晨曲開始,到傍晚觀賞古戲臺上的昆曲演出,仍意猶未盡。
國慶長假,昆山巴城的昆曲小鎮熙熙攘攘。沿著青石板鋪成的古道,穿過小橋流水,步入深巷老宅,隨處可聞婉約典雅的昆曲,可見水袖飛舞的身姿。
小巷的深處,緣源昆曲社、俞玖林工作室、顧衛英“一旦有戲”工作室等各種以昆曲為名的社團鱗次櫛比。46歲的趙雪娟是土生土長的巴城人。她大學畢業后在蘇州市里工作,2019年想回鄉找個能養活自己的工作,被小鎮濃郁的昆曲氛圍留住。她對昆曲著了迷,跟著老師學了一年多,如今也能清唱《牡丹亭》的不少選段。趙雪娟學設計出身,擅長編織工藝,在昆曲小鎮上創辦了玉面琵琶原創手工編織工作室。在她的一雙巧手下,一根根細細的繩子,被編織成杜麗娘、柳夢梅、楊貴妃等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昆曲人物形象。她還設計了昆曲元素的項鏈、耳環等,時尚感滿滿的作品深得戲迷的喜愛。“2023年,我的工作室營收近百萬元。”趙雪娟說。
喝一杯滋味悠長的昆曲咖啡,買一把精美別致的昆曲紙扇,著戲裝赴一場昆曲之約……在昆山,這樣的情景無處不在。“雅到極致”的昆曲,對于普通民眾曾經遙遠,如今正融入昆山人的日常生活。
只要有好戲,處處都可以是舞臺
入夜后,昆山城里霓虹閃爍、車水馬龍,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昆曲文化中心五樓卻別有洞天。這座古典精致的小劇場里,正在舉辦昆曲專場“良辰雅集”。90后武旦張月明耍起“十八般武藝”,如行云流水般一氣呵成,臺下掌聲不斷。
誰能想到今日“滿城都聞昆曲”的昆山,曾經一度連一家專業昆曲劇團也沒有。2015年,為了讓昆曲“回家”,昆山組建昆山當代昆劇院。劇院通過名家教戲、折子戲傳承、創排大戲“青年版”等方式,讓青年演員獲得快速成長的機會。青年演員拜張洵澎、梁谷音等藝術家為師,學唱戲,同時學習前輩的道德風尚。
第二年,剛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的東北姑娘張月明來到昆山,成為昆山當代昆劇院的一名演員。“沒有昆曲劇場,專業演員也很少,就連排練場地都只能臨時借用隔壁的昆山市文化館。”回憶剛來時的場景,張月明感觸頗深。這些年,古老昆曲在昆山重煥青春。昆山文化藝術中心等一批劇院相繼建成,古戲臺和文化中心劇場在周莊、錦溪、巴城等區鎮先后設立。昆山市出臺了昆山市昆曲發展規劃。在支持劇目創作、引進人才、扶持社團和工作室等一系列舉措下,昆曲戲迷越來越多。張月明表演完后,常常與臺下觀眾互動,講解動作要領,講述昆曲知識。如今,她的社交平臺賬號吸引了4萬多粉絲。
昆山梁辰魚昆曲劇場里鑼鼓鏗鏘、曲聲悠揚,2024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演出準時開啟。舞臺上,京劇、秦腔、柳子戲等劇種的演員們同臺競技,“一顰一笑都翩翩入畫”的昆曲名家梁谷音和觀眾一起看戲、品戲。“來昆山教昆曲好幾年了,這座城市的‘戲味’越來越濃了。”梁谷音說。
戲曲土壤日漸豐沃,不僅滋養專業演員,也讓業余演員擁有了廣闊的舞臺。
9月17日晚,昆山前進西路的萬象匯廣場上曲聲悠揚,10余名身著盛裝的業余演員在簡單布置一番后,就鳴鑼開演了。演出節目既有傳統戲,也有現代戲。舞臺被圍得里三層外三層,歡呼聲一陣高過一陣。
昆山市戲曲聯誼會會長柴麗芬是當晚的主角之一,她認為只要有好戲,處處都可以是舞臺。戲曲聯誼會目前的30多名演員,來自各個領域,每年演出五六十場,從昆曲到滬劇、錫劇、越劇,豐富多樣。盡管是業余團隊,演員的功底卻不可小覷。他們每周排練3次,每年會排一場大戲。在水泥地上,鋪一張紅地毯就可以開唱。社區的一座亭子,也可以化身為戲臺,演員們站在亭中,樂隊人員在草地上席地而坐,鑼鼓一敲,一場大戲又要開始了。
城鄉“戲味”濃厚,古老戲曲綻放芳華
一大早,80后新昆山人張婉榕驅車10余公里,來到形似水袖、韻如“工尺譜”的昆山戲曲百戲博物館。一場折子戲剛剛開始,張婉榕迅速找到靠前的座位坐下來。
2018年,張婉榕來昆山工作,她明顯感覺到這座城市的“戲味”越來越濃了。上班路上、公交車上、地鐵站里、街道兩旁,昆曲的元素隨處可見。周末出去走走,也常能聽到熟悉的昆曲旋律。耳濡目染之下,她也慢慢愛上了昆曲。
昆山的“戲味”到底有多濃?昆山戲曲百戲博物館里可以找到答案。該館館長費一鳴曾擔憂,博物館坐落在陽澄湖畔,位置比較偏,與綜合性博物館相比,展出內容也相對單一,來參觀的人會不會太少?運營了一段時間,情況出乎預料,“人流量持續火爆,最多的時候,一天入館達6000多人,遠遠望去,大多數是年輕面孔。”費一鳴說。
昆山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文化藝術科科長葉鳳介紹,戲曲百戲博物館、昆曲文化中心、昆曲學社、昆曲茶樓等一個個戲曲傳播平臺在昆山涌現,此外,鄉鎮建起惠民劇場,村里搭起百姓戲臺。
如今,行走在昆山,無論是在彩燈閃爍的現代化劇場,還是在青磚黛瓦的昆曲小鎮,昆曲旋律都不絕于耳;無論是在城市公園,還是在鄉間田野,輕甩水袖的戲友并不鮮見。
昆山淀山湖鎮永新村村民活動室里,十幾名村民正忙著排練原創滬劇大戲《葫蘆花開》。10天后,村委會大院將有一場連演3天的戲曲匯演,全是業余演員。村里的演出隊在最后一天登臺。
“咱們村地處昆山的邊緣地帶,戲曲氛圍卻很濃厚。”永新村黨總支書記蔡順華說。每年,村里大大小小的演出有20余場,常常是燈光一開,音樂一響,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會聞聲而來。多的時候,一場戲有五六百名觀眾,小小的村委會院子擠滿了人,田埂上、小路邊也是人來人往。
古老的戲曲藝術在城市的高樓大廈里“生根發芽”,也在廣袤的鄉村田野上綻放芳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