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求“質”,南京江寧濱江開發區有啥招?
在剛剛結束的珠海航展上,中國商飛斬獲一批C919客機訂單。談及C919,南京寧慶數控機床制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笪宇航難掩自豪:“生產C919機翼、火箭外殼等零件的機床,就出自我們公司之手。”
高端裝備制造,是南京江寧濱江開發區的主導產業之一。作為國內最早一批研發數控機床的企業,寧慶數控多年聚焦航空航天智能裝備及各種高檔數控機床領域,現已發展成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今年以來,江寧濱江開發區發力“產業發展提質、科技創新提能、招商引資提效、項目建設提速、綠色發展提標”五方面重點工作,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努力構筑江寧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集聚地。
南京寧慶數控機床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江寧濱江開發區供圖
優化園區創新生態
在工業領域,首臺(套)是裝備制造業實現高端突破的重要標志,被譽為技術創新“皇冠上的明珠”。前不久,在江蘇省工信廳公布的2024年度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名單中,寧慶數控研發的VC5A40430HA高速重切橫梁移動式五軸聯動龍門加工中心榜上有名。
“我們的產品解決了‘卡脖子’難題,現在已經開始小批量供應航空航天鈦合金構件生產企業。”笪宇航說,過去,航空航天機床市場主要被國外企業占據,自1989年創立以來,公司研發出多款產品,不斷打破國際壟斷。
據介紹,多年來,寧慶數控在技術上不斷研發、工藝上不斷創新,已擁有授權發明專利23項,在審以及獲得的其他專利共有100多項。笪宇航說,這也得益于開發園區營造的鼓勵創新、服務創新的好環境,“就拿申請專利來說,以前是自己多次跑,如今在園區專業人員的輔導下已經輕車熟路了。”
近年來,江寧濱江開發區不斷優化創新生態,先后實現國家級眾創空間、國家級孵化器“零突破”,形成了“孵化—中試—投產”創新產業化鏈條,現有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6家,科創載體在孵企業214家。
該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今年9月,園區已落地科技成果轉化7項,完成發明專利授權量178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803件,新增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家。同時,常態化組織知識產權政策宣講暨產學研對接交流會等系列活動,推動校企合作,連續兩年累計8家企業入選江寧區“揭榜掛帥”項目,入選數約占全區總數四分之一。
南京工藝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無人化車間。人民網 楊維瓊攝
加快智改數轉網聯
在南京工藝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5G+智能滑塊”生產線上,4臺四軸加工中心與機械手默契“搭檔”,零件實現了無人裝夾。
“過去,4臺機器需要十幾名工人兩班倒進行操作,如今通過數字化采集生產過程的數據,裝夾、加工、檢測、搬運等制造環節實現自動化和無人化。”該公司副總經理曹澤云說,得益于江寧濱江開發區支持,帶領企業上門“取經”,“5G+智能滑塊”生產線才應運而生。
曹澤云學習的對象,是中興通訊南京智能濱江5G工廠,今年9月份,后者建成國內首個五星5G工廠,建設完成后總產值增長41%,人均產值提升81%,交貨周期從20天縮短至14天,為全國工業數字化轉型樹立了標桿。
近年來,江寧濱江開發區大力發展5G+工業互聯網,以中興通訊為龍頭引領,成功推動一批制造企業產線數字化轉型。截至目前,園區累計實施智改數轉網聯項目130個、省級星級上云29家;今年4月份,園區成功入圍全省第一批“萬兆園區”建設名單,重點推動網絡從千兆向萬兆升級,以高質量“網聯”放大“智改數轉”效應,為新型工業化進程和產業數字化轉型打下堅實基礎。
在企業招引環節,愛爾集新能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也在發揮鏈主效應——引來總投資40億元的中材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等一批新能源上下游企業扎堆落戶。如今,在園區“拿地即開工”政策推動下,該項目邊建設邊生產,目前正在進行2條生產線調試、2條生產線安裝和4條生產線試生產。
船載危險貨物集裝箱海事“信用+智慧”監管場區。南京海事局供圖
擦亮公方經理服務品牌
依托19.08公里的長江黃金岸線資源,江寧濱江開發區正在積極發展保稅倉庫、口岸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也創新了一批出口模式。
為更好服務企業,濱江開發區創新“一企業一網格一經理”的公方經理服務品牌,配備326位公方經理及助理打通企業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南京LG在園區內建成了鋰離子電池二工廠,主要面向歐洲和韓國供應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品時常需要在碼頭開箱查驗。“遇到開箱查驗,貨就趕不上原先預訂的船,不僅要向客戶解釋,還要重新走出海流程,算下來要增加4天到7天的時間成本。”南京LG出口部經理鄭丹說,今年3月,公司向園區公方經理反映了這一問題,希望得到解決。
“了解到LG的訴求后,企業公方經理即向江寧濱江開發區管委會做了匯報。”江寧濱江開發區公方經理辦公室主任周純說,管委會了解到南京海事局在試點“查驗前置”模式,就為雙方牽線,兩方經過多次對接、溝通和調研,促成在南京LG打造了江寧區首個“信用+智慧”監管場區。
今年6月,該場區揭牌投入使用,也把檢測場地搬進了企業內,采取視頻監管、人員進企實地抽檢等方式,為企業開通檢查綠色通道,在企業內就完成檢查,實現了裝箱、查驗、到港一站式聯運,不僅大幅降低了貨物出港時間,每年還可為企業節約國際海運和綜合物流成本500萬元以上。
除了“公方經理”服務模式,園區還建設了“親清·政務港”,以“部門跑”代替“企業跑”,代辦大廳累計受理9700余件事項,政務服務滿意度100%;創新建立的“領導定點聯系規上企業”工作制度,已協調辦理各類企業訴求和困難128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