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總書記囑托 江蘇奮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又一年風雨兼程,又一年開拓奮進。
即將過去的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江蘇代表團參加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江蘇,這片始終承載著殷殷囑托和深切期望的土地,再一次被賦予新的重大任務——“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使江蘇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牢記殷殷囑托,江蘇吹響了加快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繼續走在前列的集結號。一年來,全省上下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勇挑大梁,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改革開放持續深化、民生福祉大幅增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邁出新的堅實步伐,繪就了“強富美高”新的生動圖景。
錨定首要任務,向著“重要陣地”邁進
連日來,江蘇喜訊頻傳:11月2日發布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4》顯示,江蘇區域創新能力排名躍升至全國第二位;11月18日,工信部發布2024年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勝出名單,我省再添4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至此,我省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累計達14個,總數居全國第一;11月19日,工信部發布《2024年5G工廠名錄》,江蘇113個項目入選,入選數量居全國第一……
江蘇大地,處處涌動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熱潮。向著“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這一目標定位邁進,一年來,我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堅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努力打造具有強勁驅動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新高地、構建新型生產關系的先行地。
看科技創新,激發澎湃動力——
今年8月,在紫金山實驗室,中國通信與信息領域第一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未來網絡試驗設施(CENI)大科學裝置正式建成,為我國數字經濟新型基礎設施提供全新網絡支撐。
科技創新,催生新質生產力的“首選項”“必答題”。一年來,我省不斷擴大實驗室矩陣、完善實驗室體系建設,為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乘數效應”。聚焦前沿科技領域,省政府出臺加強基礎研究行動方案,提出20條支持政策,讓科技創新成為江蘇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強大引擎。
看產業煥新,夯實發展基礎——
用1克棉花,織出了500米的高端紗線產品……乘著智能化改造的“東風”,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生產效率提升15%,運行成本降低11%,成為紡織行業技術革新的引領者。
隨著“智改數轉網聯”三年行動逐群逐鏈推進,我省傳統優勢產業正在煥發新活力,數以萬計的傳統產業企業正在全面改造產品設計、生產流程、業務模式,變得有“智慧”、會“算數”、能“上云”。江蘇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連續9年居全國第一。
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各地你追我趕。從蘇州、鹽城、連云港強化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引領,到南通、泰州、揚州奮力打造世界級海工產業集群,新興產業的加速崛起,助力江蘇經濟行穩致遠。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50.8%。
看前瞻布局,開辟新賽道、勇闖“無人區”——
以未來產業開創產業未來,江蘇加快培育第三代半導體、未來網絡、合成生物等10個成長型未來產業,謀劃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等一批前沿性未來產業,構建“技術策源—應用牽引—企業孵化—產業集聚”全生命周期培育體系。
加強制度供給,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
我省瞄準新領域新賽道,聚焦有發展優勢的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重點產業鏈,加快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完善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運作機制,探索發展耐心資本的有效舉措。
截至今年三季度,全省未來產業核心企業已近1700家,核心企業營收總規模超過5000億元,約占戰略性新興產業的8%,全省未來產業規模實力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用好“關鍵一招”,抓好改革落實
高質量發展砥礪前行,全面深化改革一往無前。
著眼長遠,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江蘇省委關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決定》,列出15個部分54條改革舉措,明確了江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書、時間表、優先序。
抓好落實,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江蘇,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扎扎實實、踏踏實實落實好各項改革任務。
9月14日,教育部和江蘇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首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加速打通科研成果從實驗室到生產線轉移轉化的堵點。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中之重是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著眼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我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大力實施核心技術“攻堅行動”、高校科研“策源行動”、體制改革“探路行動”,著力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
從支持科技領軍企業、鏈主企業牽頭組建體系化、任務型創新聯合體,到探索建立重點項目責任專家、項目經理人制度;從高效運行江蘇省實驗室聯盟,到放大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示范引領效應……江蘇正全力推動豐富的科教資源、雄厚的研發力量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不斷向改革要活力、要動力。
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改革。外貿進出口增長7.6%、規模再創歷史同期新高;實際使用外資169.9億美元、繼續保持全國首位……1—10月,江蘇外貿外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深化自貿試驗區、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江蘇加快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今年8月,迎來掛牌5周年的江蘇自貿試驗區,已從改革創新“試驗田”成為開放型經濟“前沿地”:累計探索形成近400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25項在全國復制推廣。
用改革打開發展空間,一年來,我省以更大魄力持續深化推進各領域改革:部署實施29項“高效辦成一件事”,推進江蘇“不打烊”的政務服務全覆蓋、常態化;加快制定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清單;培育壯大首發經濟、國潮經濟等消費新增長點;更大力度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日新月異的江蘇,改革之路越走越寬、開放之門越開越大。
筑牢民生之基,增進民生福祉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終是總書記最深的牽掛。
“要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像落實發展指標一樣落實民生任務”“要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遵循總書記的指引,江蘇把75%以上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投向民生領域,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
補短板、促增收,江蘇人民的“錢袋子”正越來越鼓。今年前三季度,江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2307元,同比增長5%。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29元,同比增長6.3%,增幅高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個百分點。
托育、就業、落戶等民生事項,事關千家萬戶的幸福。今年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從健全就業優先政策、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完善落實生育養育支持政策、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4個方面提出支持舉措。
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和急難愁盼,一系列實事、好事在江蘇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群眾家門口的小確幸“觸手可及”——
學有所教,我省在全國率先推出《江蘇省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實施方案(試行)》,促進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優良率明顯提升,近視率、肥胖率顯著降低;
病有所醫,全省352家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全面推行普通門診“一次掛號管三天”服務,給群眾看病帶來極大的便利和實惠;
老有所養,今年我省進一步優化“蘇適養老”服務供給,部署實施“舒心助餐”專項行動,已改造提升710個社區助餐點,讓更多老人在家門口吃到“暖心飯”;
住有所居,今年全省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114個,惠及居民約28萬戶,完成城中村改造8.52萬戶;
……
以人民為中心,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我省努力實現更高水平的“民生七有”,不斷創造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顧敏 倪方方 胡蘭蘭 陳珺璐)
來源:新華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