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錫通”深度牽手 跨江融合做示范
每周一早晨,家住無錫的石松哲都會駕車跨越蘇通大橋,到蘇錫通科技產業園上班。融合南通、蘇州、無錫三市基因的“蘇錫通”,上半年,稅收收入同比增長44%,規上工業產值、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48%、80%。
“省委指出,江蘇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重點在跨江。”南通市委書記王暉介紹,南通已將“全方位融入蘇南”確定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路徑,擁有“三國合作、三市共建”獨特優勢的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將秉持“全球視野、國家戰略、江蘇期待、南通夢想”定位,努力在跨江融合發展中當先鋒,全力打造國家級“跨江融合發展示范區”。
融合:從隔江相望到深度牽手
經濟總量過萬億后,南通新的突破口在哪里?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點題:融入蘇南、擁抱大海。
地處蘇通大橋北橋頭堡的“蘇錫通”,是南通距離蘇南最近的地方:到蘇州僅40分鐘車程,到上海、無錫均為1小時車程,優勢得天獨厚。
相比地理,與蘇南更近的,是園區的融合基因。2008年蘇通大橋建成通車,以“在大橋北翼建設一個新的蘇州工業園”為愿景的蘇通科技產業園順勢而生。去年春天,南通市委審時度勢,推動蘇通科技產業園與南通、無錫跨江合作園區錫通科技產業園一體化發展,成立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并賦予其全新使命——打造國家級“跨江融合發展示范區”。產業園黨工委書記王凱介紹,蘇錫通園區不只是南通、蘇州、無錫三市跨江共建,還是中國與新加坡、奧地利跨國合作園區,“三國合作、三市共建”,優勢獨特。
“蘇錫通”成立后,用“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招商、統一考核”5個統一,整合2個跨江融合園區、1個國際合作園區以及多個產業特色園區,推動區合、人合、事合、心合。6月,“蘇錫通一區多園”融合發展模式入選全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第一批實踐案例。
7月14日,產業園黨工委副書記徐金龍帶隊前往蘇州,對接科創項目。兩年前,任蘇州工業園區司法局副局長的徐金龍被選派至“蘇錫通”,不僅推動一批成熟的蘇州經驗在園區落地,還助力引進了全球最大的折疊自行車生產制造商歐亞馬、準上市企業南通康時光學等多個產業項目。目前,產業園領導班子中,有兩名黨工委副書記、兩名管委會副主任來自蘇州和無錫。
“蘇南干部到園區任職,一樣參與決策和分工。”園區管委會主任虞越嵩介紹,目前,“蘇錫通”超過70%的項目來自蘇南,僅跨江合作項目就累計帶來超5億美元的實際利用外資。
追趕:在看不見的地方重點發力
“只用半個工作日,就拿到了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不久前,南通神馬電力復合套管數字化工廠項目開工,企業負責人對“蘇錫通”高效服務贊不絕口。優質的政務服務,與園區一個特殊機構——借鑒辦有關。
“蘇通園區、錫通園區均委托新加坡邦城顧問公司完成編制規劃,可以說與蘇州工業園區系出同門。但學習蘇南,不但要在交通、生態等看得見的地方追趕,更要在營商環境、政策體系等看不見的地方發力。”王凱介紹,借鑒辦的主要職能是對標蘇州等地先進的改革創新經驗做法,在園區復制推廣、先行先試。
在追逐強者中取長補短,去年10月,蘇州自貿片區蘇錫通聯動創新區成立,全力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今年6月,省自貿辦公布江蘇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發展區重點開放平臺名單,中奧蘇通生態園位列其中。截至目前,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已復制推廣市場主體容錯糾錯機制、供地出讓雙合同監管模式等一批創新舉措,今年還將落地不少于30項的復制推廣、先行先試和自主創新案例。
一體化發展的思路,清晰體現產業藍圖中。虞越嵩介紹,致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園區鎖定“兩主一新”主導產業:“兩主”指具備一定基礎的智能裝備、電子信息產業,“一新”是生命健康產業。“蘇州工業園區培育生命健康產業已歷時10年,我們選擇生命健康產業作為主導產業,正是聽取了蘇州工業園區的建議,可以充分借鑒其成熟經驗。”
與蘇州工業園區選擇同樣的賽道,會不會“撞車”?不久前,全球光電子領域領軍企業蘇州海光芯創決定,投資10億元在“蘇錫通”建設研發和制造基地,總部依然留在蘇州工業園區。“海光芯創落戶蘇錫通科技產業園,不是行政推動的結果,完全是企業的自主選擇。”虞越嵩認為,一體化不意味著同質化,也不是簡單的產業梯度轉移,而是要在分工協作中揚己所長、打造優勢。
突破:一體化賽道上與蘇南并肩奔跑
拿地即開工!6月底,省重點項目、總投資60億元的柔性折疊屏玻璃基板基地在“蘇錫通”奠基。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產值預計達100億元,有望成為技術和規模全球領先的超薄柔性折疊屏玻璃基板基地。這個項目從獲取信息到正式簽約,只用了20天。
一體化,讓長三角融合為寬廣的舞臺,更成為開放的賽場。學習蘇南,“蘇錫通”最終是為了能與蘇南并肩奔跑。園區已明確“十四五”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00%,達到300億元;財政總收入突破100億元;工業總產值、服務業營業收入沖刺1000億元,年均實際利用外資不低于2億美元。
面積僅100平方公里,“蘇錫通”靠什么實現爆發式增長?“園區的增長路徑,就寫在名字里——科技。”產業園黨工委副書記黃曉峰介紹,項目招引中,相比體量和噸位,“蘇錫通”更看中質量和效益。園區全面構建“全員+專業+社會”的大招商格局,重點圍繞科技型、創新型、基地型企業,靶向出擊,引進技術新、前景好的“高精特尖”項目。
上半年,“蘇錫通”就有捷捷高功率半導體、通富微電三期等10個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開工,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另有威派格智慧環保、慶科智能機器人、宇皓光學等44個項目簽約,超過80%集中在“兩主一新”產業。
策應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6月,在發布兩項人才新政之后,“蘇錫通”緊接著出臺13條科技新政,改變傳統獎補措施,從協同創新的需求出發,以最高資助1000萬元的重獎,引導企業進行前沿技術研發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以科創硬實力支撐產業競爭力。”王凱說,產業園將推動各類創新主體高效協同、各類創新要素良性循環、各類創新成果加速涌現,全力打造融入蘇南橋頭堡、高端制造新樣板、產城融合新地標、改革創新新高地。
□ 本報記者 陳明 徐超 丁宏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