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時代魚米之鄉:從干凈整潔向美麗宜居升級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這是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有力抓手,是指導“十四五”時期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的重要文件。
對比去年收官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新一輪方案在總體目標上,從推動村莊環境干凈整潔向美麗宜居升級。江蘇如何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記者從蘇南、蘇中、蘇北各選取了3個村落,探尋他們的整治之道,管窺全省如何作答。
昆山:江南水鄉庭院美
永新村位于昆山東南端,與上海青浦區接壤。初冬時節,行駛在田間小路上,雙向兩車道的瀝青路平坦干凈。路旁是成片已經收割過的稻田,還殘留著些許稻香。田園美景中,錯落有致的江南水鄉風格的鄉村別墅,在湖水波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精致。
六如墩,是永新村的一個自然村落。從高空看,村里的兩個湖如同兩只水汪汪的葫蘆,六如墩村也稱“葫蘆村”。“村里的湖原先是個魚塘,大家環保意識差,風一吹,湖水臭得很,而且房前屋后都是垃圾,看起來亂糟糟。”村民王治芳家門口掛著“蘇州市美麗庭院示范戶”的木牌,她告訴記者,一家人都熱衷于美化自家庭院環境,特別是兒媳對綠植花卉種植頗有研究,屋前屋后都擺起了自家養的花卉。
江南水鄉的韻味,離不開一汪碧水。“水面上的蘆葦、睡蓮和水面下的水草都是幫助水質凈化的,好似‘水下森林’。”昆山淀山湖鎮永新村村委會副主任蔡順華帶著記者在六如墩河邊一邊走,一邊介紹,“我們對村里的污水截污納管,再對河道進行清理,包括清淤、邊坡整治等。六如墩河道整治很重要,因為水系最終匯入上海和江蘇交界的淀山湖。隨著環境整治,村里的農家樂逐步火了起來。”
吳淞江畔的金華村曾是一個四面環水、出門需渡船的小漁村。如今,村內的中心廣場竟然已建起咖啡館、設計院、工作室、展示空間等田園綜合體。
“春夏時節最美,只要開車從村旁經過,我相信車上的人會被窗外的景色吸引。農旅發展,我們認為最關鍵是生態效益。”昆山市張浦鎮金華村黨委副書記湯自強帶著記者走進一處莊園,園內種植了波斯菊、粉黛亂子草、德國柳葉馬鞭草、薰衣草、向日葵等多種花卉,挖土車和工人們正在忙碌勞作,為來年春天的花季作準備。“這是2018年金華村通過租賃村內土地,引進的金華花海項目,讓這片原先只有一些‘散亂污’小廠房的荒地改頭換面。”
鄉村環境變好后,村民的休閑娛樂需求不斷凸顯。12月初,昆山市周市鎮市北村市北健身公園上榜“2021全省最美鄉村健身公園”年度榜。
記者走入公園,看到園內建有鄉村大舞臺、法治長廊、木質棧道、籃球場、公共廁所等配套設施。小橋流水、木質庭院內,公園將周市鎮人文歷史、法治文化、廉孝文化等內容整理成一篇篇小故事,印刻在公園里。“市北健身公園占地近150畝,由尉州廣場、市北法苑、農民公園連接組成,面向全鎮北片近10萬市民免費開放。” 昆山市周市鎮市北村黨委書記吳根平介紹,事實上,剛開始推行人居環境整治時,很多村民并不理解。“有村民問我,‘搞綠化建公園,大家能致富嗎?’我們就想辦法,白天整治環境,晚上找村民聊天,我們就說啊,‘以后大家多去公園,少去醫院,不也是一種致富嗎?’”吳根平就是通過這樣聊天的小“竅門”,讓村民逐漸接受并全力支持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現在,我們已經是昆山農村人居環境‘紅榜’上的常客。”
吳根平所說的“紅榜”,是2019年昆山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紅黑榜”考核。值得一提的是,“環境衛生紅黑榜”此次正式寫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昆山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昆山針對自然村的定位以及村莊現狀,將760個自然村分為“特色精品村”“特色康居村”等4類,每期按照這4大分類評選“紅黑榜”。同時,考評結果與區鎮年度目標考核、村干部年終報酬直接掛鉤,讓“干好干壞不一樣”,獎勵先進,鞭策后進,“紅黑榜”制度先后在蘇州全市推廣。
海門:設施升級更宜居
“改造完后美觀又大方。”說起這幾年村里的變化,67歲的南通市海門區常樂鎮頤生村村民陸善兵十分感慨。他家路旁的小水溝,原先無人維護,溝渠旁的泥土塌陷,溝里長滿雜草,現在兩邊種上了蘆葦等綠植,河水清澈,倒映出村里面貌一新的白墻黑瓦。“以前這就是個水塘,現在夏天還能看到荷花。”他指著離家不遠的池塘說,每天早上5點起床后,便能看到村里的保潔員在打掃街道,打撈河里漂浮的垃圾。
陸善兵家后院的小屋也刷上了白漆,廁所間里是新安裝的抽水馬桶。“在海門、啟東一帶,農村的旱廁一般和羊棚、雞棚等修建在一起,又叫做‘三棚’。”海門區人居辦相關負責人張李兵介紹,這些小屋外觀比較簡陋,且建筑本身不牢固,今年海門區印發《南通市海門區農村“三棚”整治試點工作意見》,維修、美化、重建或拆除8個村累計5000多戶6000多個“三棚”。
在修建院門時,還發生過一個小插曲。“原先改造規劃設計門寬是2.3米,一般私家車寬1.8米,要是這么建,車子很難拐彎停進院子。”陸善兵說,村里很多人家都有私家車,修建院門和籬笆是為了防止車被村里玩耍的小孩刮花,后來在村民們的提議下,門寬改成了3米。
“根據可回收垃圾量,可以積分兌換小禮品,我換到過洗潔精、毛巾。”50歲的海門區常樂鎮中南村村民趙佩說,村里剛開始推行分類時,自己也分不太清楚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但保潔人員會反復提醒,慢慢都知道了,比如塑料瓶是可回收垃圾,電池是有害垃圾,要分開投放。
今年以來,海門區共集中轉運農村生活垃圾18.72萬余噸,全區城鄉生活垃圾集中收運村占比100%,無害化處理率100%。“過去村里用水泥修建露天垃圾投放池,平時有異味、下雨天有污水,影響周邊居民生活,現在全都改換成了帶蓋、密閉的垃圾桶,每6-8戶就有一處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海門區城管局環衛科科員石華東說,區政府還投入800余萬元,于2020年和2021年,分兩批對6座農村生活垃圾中轉站的設施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更新25噸垃圾轉運車5輛、可卸式垃圾轉運箱體8個,提升轉運效率。
在鄉村公共空間改造方面,海門區常樂鎮官公河村的九龍島文化濕地探索出獨具特色的“農耕文化館”和“文化大禮堂”。“農耕文化館內擺放著從村民家里收集到的各式農業生產工具、舊家具等。文化大禮堂由廢舊集市改造而來,有大屏幕、音響等設備,租用一次舞臺是5000元,比市區里3萬-4萬元一次便宜多了,使用桌椅每套100元。”村委會副主任張琰說,文化大禮堂的場地預約已經排到明年5月,可以辦婚禮、慶祝孩子滿月或周歲等,平時村里的文藝演出、黨政活動也都在這里舉行。記者在禮堂內的墻上還看到了《紅白事辦理流程及標準》,“紅事辦理標準”一項中提議,婚宴不超過10桌,每桌按10人計不超過380元(包括菜、煙、酒),親戚朋友隨禮不超過200元。
銅山:各具風情引客來
東南望紫薇,西南倚湖水。沐國學遺風,伴造化奇石。徐州市銅山區伊莊鎮倪園村位于懸水湖畔,因奇石眾多,當地村民就地取之建房,久而久之形成石墻石院石階石巷的獨特山村風貌。多年前,偏僻貧瘠是村子標簽,幾年前當地開始進行環境整治,面貌煥然一新。
12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倪園村的川上香油坊,店主尹龍正在操作間查看香油釀造。“香油全是自家釀造,好多游客買了帶回家。”尹龍拿起一瓶香油說,隨著村里環境越來越好,游客越來越多,生意也越來越好。“門口一年前還是狹窄的土路,現在拓寬變成水泥路,家里的旱廁也改了抽水馬桶。很多人在村里就能掙到錢。我這個小門店一年純利潤也有十幾萬元,還上過央視哩!”
“我們統一規劃整修道路,為263戶村民免費將旱廁改水廁,建設污水管網。接著摸排整體情況,收回空閑房屋統一招商。村居外觀上修舊如舊,保留石墻石院石板路的蘇北傳統民居特色。再依托附近的懸水湖和正在建設的徐州園博園,計劃發展鄉村旅游。”倪園村團委書記蘇李介紹,如今村里有了民宿、農家樂、瓷園、書畫展示,今年已經接待游客約10萬人次,正在積極申報省級特色田園鄉村。
向北驅車一小時可到達柳泉鎮塔山自然村,這里隸屬行政村北村村,雖然也保留了較多石頭建筑,卻是一派漁家風情。漫步村中,主路為柏油路,民居間為石板路,墻上繪著漁文化圖案,用于分類的垃圾桶整潔擺放在路邊。
“北村村下轄3個自然村,為了做好人居環境整治,我們先后實施道路改擴建、垃圾、污水收集處理、綠化、亮化、房屋立面改造、智能公廁建設和網絡改造等8大工程,3個自然村按‘塔山漁情’‘耕讀文化’和‘夢里田園’的主題有針對性地改建。如今僅公廁就有18個,塔山村就有3個污水處理站。”北村村黨委書記劉廣鐸介紹,環境好了要考慮經濟發展,村里制定“一山一湖一古村”建設樓山島度假區的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如今建有游船碼頭、旅游環道、柳泉水寨、北村市集餐飲一條街,還有觀荷園、葡萄園等觀賞采摘項目。“未來將進一步培植鄉村旅游產業,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
移步換景,漢王鎮紫山村則又是另一番景象。一幢幢明清徽派建筑風格的民房依山而建,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在村內外立面與廁所改造、河道管網清淤疏通等基礎設施整治的同時,紫山村投資千萬元,將山體整體立體式改造,并覆蓋10萬多株不同類別的草木花卉,原生態田園風光特色在這里一覽無余。
“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并不孤立,我們通過打造美麗環境來發展美麗經濟。比如紫山村現在有陌上云居、棲云民宿、陶藝坊、租賃漢服等10多個富民項目,每年接待游客超過1萬人次。”漢王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人居環境提升后,更要做好后續管護工作。未來的人居環境整治將更聚焦于美麗宜居,同時加強產業培育,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項目建設,讓美麗經濟成效進一步彰顯。
“圍繞全域整治,我們將加大工作統籌推進力度。”銅山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劉建中告訴記者,今年,銅山將重點圍繞黃河故道沿線和呂梁、漢王、沿微山湖三大特色田園鄉村片區等“一帶三區”的特色田園鄉村示范區建設,推進片區村莊人居環境提升和美麗鄉村建設。對經濟基礎薄弱的東部鄉鎮,重點實施補短補軟。同時對全區1230個自然村進行橫向到邊、豎向到底“拉網式”梳理排查整改提升,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 本報記者 顏穎 朱璇 王靜 吳瓊 梅劍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