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a级毛片出奶水a,人妻少妇中文字乱码,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播放,日韩精品亚洲一区在线综合

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奮進新江蘇 建功新時代”

江蘇發力區域協調發展:2021年蘇中蘇北經濟總量占比升至47.3%

2022年07月13日07:53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楊維瓊攝

人民網南京7月13日電 (楊維瓊)2021年蘇中蘇北經濟總量占全省比重達到47.3%,比2012年提高7.2個百分點;江蘇第一批11個省際斷頭路中6條已經建成通車;已建成過江通道17個,在建8個;長三角主要城市基本實現1至1.5小時快速通達……黨的十八大來,江蘇建立健全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區域發展差距進一步縮小。7月12日,江蘇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奮進新江蘇 建功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活動區域協調發展專場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年來江蘇省在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的矚目成就。

南北掛鉤碩果累累

2021年,蘇州宿遷工業園區以占宿遷市0.16%的土地,完成全市6.7%的規上工業增加值和37.5%的高技術產業產值,這是江蘇南北共建園區提檔升級結出的豐碩成果之一。據江蘇省發改委副主任林康介紹,十年來,蘇北經濟社會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2021年蘇南與蘇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差距從2012年的2.48倍收窄到2倍以下,蘇北地區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別是2012年的1.97倍和2.21倍,特別是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長比蘇南同期高5個百分點。

“沒有蘇北的小康,就沒有全省的小康。加快蘇北振興,一直是江蘇省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中之重。”林康表示,十年來,江蘇深入推進產業、財政、科技、人才從蘇南向蘇北的“四項轉移”,建立完善“五方掛鉤”機制,出臺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實現宿遷發展更大突破、建設淮安蘇北重要中心城市等政策文件,有力增強了蘇北發展的內生動力。

今年3月,江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南北結對幫扶合作的實施意見》,啟動了新一輪南北結對幫扶合作。“除了共建園區等舉措外,主要通過人才交流開展經驗和技術的借鑒推廣,帶動蘇北公共服務水平整體提升取得新突破。”林康介紹,新一輪南北結對幫扶合作,不僅是蘇南4市選派黨政干部和專業人才到蘇北4市掛職交流;也安排蘇北方到結對合作蘇南方掛職和跟班學習,重點選派產業、招商、科技、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干部人才。

長三角一體化協同推進

軌道上的長三角加快建設,北沿江高鐵、通蘇嘉甬鐵路、滬蘇嘉城際等項目加快實施,江蘇第一批11個省際斷頭路中6條已經建成通車,累計建成5G基站38.2萬個,27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項目取得18項重大成果……十年來,江蘇不斷在全方位融入長三角合作中實現增勢賦能。

在蘇州,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量子科技長三角產業創新中心等平臺相繼建成投用,中山醫院長三角相城醫院等建設有序推進,長三角車聯網示范區互聯互通應用測試率先啟動,14條跨省和1條毗鄰公交線路實現省際主要通道公交實現全覆蓋……從產業創新到基礎設施再到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蘇州正在更深層次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通過深入實施揚子江城市群、沿海地區、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江淮生態經濟區“1+3”重點功能區戰略,為每個重點功能區量身定制了政策支持,讓重點功能區各揚所長,邁出新步伐。”林康介紹,以跨江融合為重點推動揚子江城市群全面轉型升級,過江通道不斷加密,已建成過江通道17個,在建8個,寧鎮揚一體化進程加快,蘇錫常都市圈網絡化格局正在形成。

江蘇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把“大力促進區域協調聯動,更高質量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為今后五年著力抓好的九項重點工作之一。據介紹,下一步,江蘇省將從開啟區域現代化新征程、優化新型城鎮化布局、加快打造南北結對幫扶合作升級、進一步融入國家戰略服務新發展格局等四方面下功夫。

高質量推進共建“一帶一路”

在進一步融入國家戰略服務新發展格局方面,“江蘇要發揮‘一帶一路’重要城市和樞紐的支撐帶動作用,加快推進與沿線地區深入合作,推動江蘇省在國內大循環、國際國內雙循環格局中發揮更加重要的戰略作用?!苯K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李如海如是說。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金凌介紹,江蘇積極落實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新亞歐大陸橋和沿海高鐵全線貫通,“江蘇號”中歐班列累計開行7597列,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線建成,長三角主要城市基本實現1至1.5小時快速通達。

更高質量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江蘇還將推進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中阿(聯酋)產能合作示范園、柬埔寨西港特區等境內外合作園區高質量發展,將連云港-霍爾果斯串聯起來的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打造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標桿和示范項目。

此外,江蘇沿海地區綜合實力亦顯著提升,2019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東部地區平均水平,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從2012年的17.1%提高到2021年的18.4%。海工裝備產值占全國四分之一,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1183萬千瓦、居全國首位。

(責編:李子佩、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